香欲冷,雨初残。春事无多怕绕阑。
侍女不知愁绝处,却持花片向人看。
香欲冷,雨初残。春事无多怕绕阑。
侍女不知愁绝处,却持花片向人看。
这首《捣练子·春日偶占》由清代诗人喻撚所作,描绘了春日雨后,花香渐淡,春光将逝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香欲冷,雨初残”,开篇即以“香欲冷”和“雨初残”点明了季节的更替与自然的变化,香气渐消,雨水初歇,暗示着春天即将过去。这种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感知力。
“春事无多怕绕阑”,进一步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的忧虑。春日的美好时光似乎已不多,让人担心再绕过花丛时,春天就将成为回忆。这里的“阑”字,既指花丛,也暗含时间的界限,增加了诗句的层次感和情感的深度。
“侍女不知愁绝处,却持花片向人看”,最后两句则通过侍女这一角色,将情感推向高潮。侍女或许并未察觉到主人内心的愁绪,但不经意间拾起的花瓣,却成了传递情感的媒介。花瓣在她手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深深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的巧妙铺陈,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禁为时光的匆匆而感伤。
神龙不知身变化,犹认潜鳞为故我。
先生曾出雨八纮,浪静波恬归海卧。
先生两处领桂台,梦寐一生游学舍。
阿宜移扁就山窗,铁画银钩金钮锁。
绿阴闭户不知春,长日观书谁觉夏。
天上吹香遍远山,月中散影流清夜。
先生见扁如坐斋,随行不用木上座。
攀枝踏影弄猿鹤,万事不到桂丛下。
天下清芬是此花,世间最俗惟檀麝。
后车还许乐天陪,吟笔更须侯喜把。
几人名遂不知几,一日仓皇方泪堕。
人知德祐不出高,岂识咸淳归计果。
平生一瓣桂台香,口诵翁诗几百过。
旧台何在桂凋零,日暮哀禽自相和。
今台喜见桂婆娑,往来不碍江鸥社。
旧台不见见今台,依旧风流压江左。
他年人访桂台游,旧名更复因今播。
月中桂树最久长,此树还如月轮大。
《桂台》【宋·舒岳祥】神龙不知身变化,犹认潜鳞为故我。先生曾出雨八纮,浪静波恬归海卧。先生两处领桂台,梦寐一生游学舍。阿宜移扁就山窗,铁画银钩金钮锁。绿阴闭户不知春,长日观书谁觉夏。天上吹香遍远山,月中散影流清夜。先生见扁如坐斋,随行不用木上座。攀枝踏影弄猿鹤,万事不到桂丛下。天下清芬是此花,世间最俗惟檀麝。后车还许乐天陪,吟笔更须侯喜把。几人名遂不知几,一日仓皇方泪堕。人知德祐不出高,岂识咸淳归计果。平生一瓣桂台香,口诵翁诗几百过。旧台何在桂凋零,日暮哀禽自相和。今台喜见桂婆娑,往来不碍江鸥社。旧台不见见今台,依旧风流压江左。他年人访桂台游,旧名更复因今播。月中桂树最久长,此树还如月轮大。
https://shici.929r.com/shici/HRmUuA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