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不独东南美,典型尚记先君子。
戏嘲王叟短辕车,肯为徐郎书纸尾。
三年弭节江湖上,千首放怀风月里。
手开西阁坐虚明,目净东溪照清泚。
素琴浊酒容一榻,落霞孤鹜供千里。
大舫何时系门柳,小诗屡欲书窗纸。
文昌新构满鹓鸾,都邑正喧收杞梓。
相逢一醉岂有命,南来寂寞君归矣。
使君不独东南美,典型尚记先君子。
戏嘲王叟短辕车,肯为徐郎书纸尾。
三年弭节江湖上,千首放怀风月里。
手开西阁坐虚明,目净东溪照清泚。
素琴浊酒容一榻,落霞孤鹜供千里。
大舫何时系门柳,小诗屡欲书窗纸。
文昌新构满鹓鸾,都邑正喧收杞梓。
相逢一醉岂有命,南来寂寞君归矣。
此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蔡景繁官舍小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生活情趣的描绘。
“使君不独东南美,典型尚记先君子。” 这两句表明诗人认为朋友的居所并不仅仅是东南一带有佳,而是因朋友而记得古人的高洁品行,显露出对往昔友谊的怀念。
“戏嘲王叟短辕车,肯为徐郎书纸尾。”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轻松愉快的互动,王叟可能是朋友中的一个幽默角色,而徐郎则是需要诗人帮助写信的人。这样的细节描绘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三年弭节江湖上,千首放怀风月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长时间的居住和内心情感的释放。他可能在江湖之间游历三年,每一次心灵的舒展都伴随着无数诗篇的创作,这些诗篇都是他与大自然对话的产物。
“手开西阁坐虚明,目净东溪照清泚。”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官舍小阁中的生活状态。西阁可能是他的书房或居所,他在那里手持文具,心灵澄明;而东溪则是他常去的地方,那里的水质清澈,他的目光也如同那般纯净。
“素琴浊酒容一榻,落霞孤鹜供千里。” 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音乐和美酒的享受,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欣赏。素琴指的是清澈无杂质的声音,而浊酒则是他生活中的一个乐趣;落霞孤鹜则是在夕阳下,诗人看到一只孤独的大雁在天空中飞翔,这种景象给予了他无限的遐想。
“大舫何时系门柳,小诗屡欲书窗纸。”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愿望和文学创作的渴望。大舫可能是他心中的自由之物,系于门前象征着归属感;小诗则是他的文学作品,他总是想要将它们记录下来。
“文昌新构满鹓鸾,都邑正喧收杞梓。”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社会氛围。文昌可能指的是某种文化活动或书院,新构意味着新的开始;而都邑则是城市,正喧表示市集繁华,而收杞梓则象征着丰收。
“相逢一醉岂有命,南来寂寞君归矣。”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某种无奈。相逢一醉可能是他与友人偶尔相见时的一种放纵;而“岂有命”则是在询问这样的机会是否能常有,或者这是命运给予的难得机遇。南来寂寞君归矣,则意味着朋友或诗人的某次离别带来了淡漠和孤独,而这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人生轨迹。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友情和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同时也透露出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