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绛守园池》
《寄题绛守园池》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老柏麝不食,古色侵青冥。

浅沼龙不入,秋水生浮萍。

屋屡圬垩几太守,壁上彪蔚遗丹青。

黑石镌辞涩如棘,今昔往来人不识。

酸睛欲抉无声形,既不可问不可听。

悬泉泻窦昼未停,飞玉贮蓝光入屏。

苞潭梁岛甲癸丁,蔓刺交缀垂组綎。

苍官屃槐朋在庭,风虫日鸟声嘤咛。

卉葩木果黏枝条,集台脱热昏痾醒。

樊文韩诗怪若是,径取一二传优伶。

仍寄河东薛太守,更与斟酌无闲扃。

(0)
翻译
老柏树连麝香也不来食用,古老的色泽浸染着青天。
深水池塘龙不会涉足,秋天水面漂浮着浮萍。
屋宇多次粉刷,几任太守留下的痕迹,墙壁上还残留着鲜艳的绘画。
黑色石头上的铭文艰涩难懂,如同荆棘,古今过客无人能解。
眼睛酸涩,仿佛想要揭示什么却无声无息,既无法询问也无法倾听。
泉水从高处落下,日夜不停,像玉液飞溅,蓝光映入眼帘。
潭中的岛屿排列有序,藤蔓刺绣般交错,垂挂着串串装饰。
庭院中苍松古槐相伴,虫鸣鸟叫交织成声。
花草树木粘附在枝头,凉亭让酷暑中的人都清醒过来。
樊文和韩诗的奇特之处如此引人注意,只需选取一二传唱给艺人。
并将这些诗寄给河东的薛太守,让他仔细品味,无需闲暇时分。
注释
老柏:古老的大柏树。
麝:一种香料动物。
侵:浸染。
青冥:青天。
浅沼:浅水池塘。
彪蔚:色彩斑斓。
镌:雕刻。
涩如棘:难以理解。
酸睛:形容眼神酸楚。
悬泉:自高处落下的泉水。
蓝光:蓝色的光芒。
苞潭梁岛:比喻有序的布局。
蔓刺:蔓生的刺。
优伶:古代的演艺人员。
薛太守:指某位地方官员。
斟酌:仔细品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寄题绛守园池》,通过对老柏、古色、浅沼、秋水、壁画、黑石、悬泉、蔓刺等景物的描绘,展现出园池的古老与静谧。诗人运用比喻和对比,如“老柏麝不食,古色侵青冥”,形象地描绘了老柏树的沧桑与园池的深沉;“屋屡圬垩几太守,壁上彪蔚遗丹青”则暗示了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积淀。同时,诗人还借“酸睛欲抉无声形”表达对园池历史的感慨,以及“悬泉泻窦昼未停,飞玉贮蓝光入屏”的动态之美。

诗中提到的“樊文韩诗怪若是”,可能是指前人的诗作奇特之处,诗人打算选取其中一二佳句让优伶传唱。最后,诗人将此诗寄给河东薛太守,并希望他能细细品味,没有丝毫的闲暇。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园池景色,融入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对艺术的欣赏,体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和人雪意

雪意与春约,野情因物裁。

辄将无穷思,聊摛有限才。

云容忽破碎,山色如招回。

携持固夙昔,端为此济来。

岁晚君羁旅,微君谁我陪。

祇恐造化工,特地吹葭灰。

一剖不复收,寂尔为之胚。

戢戢竞秀发,翩翩绝嫌猜。

恍然徙倚间,浩荡心胸开。

境界适何许,次第分隅隈。

高足超日观,涂如下离堆。

四顾始无间,忽觉惊初雷。

有形均难悉,无物非蒿莱。

却应求仙源,失路迷天台。

波臣复笑屈,市门徒德梅。

庶几未始得,掇拾同举杯。

攘袂即千古,一醉姑相媒。

(0)

钦慈宪肃皇太后挽辞·其一

懿范存遗诏,香尘守浣衣。

中天扶日上,西邸引龙归。

方慰人寰望,那知辇路非。

仁恩和夜月,千古在慈闱。

(0)

代探花郎·其一

蟾宫兄弟满清都,竞向花前醉索扶。

昨夜碧桃源里去,蕊香多少上蜂须。

(0)

题桃花菊

人面亦相映,龙山应独赏。

却因清淡中,艳异尤堪尚。

靖节篱下吟,幽怀忽驰想。

武林溪上游,芳容若迎望。

妙本自无二,佳名谁有两。

辨事惟赖香,根蒂岂容妄。

(0)

再赋·其二

此地龙舒国,池隍战血馀。

木香多是橘,石乳最宜鱼。

古瓦松杉冷,旱天麻麦疏。

题诗云母纸,笺腻粉难书。

(0)

月三章·其一

夜如何其月在隅,问行何为乃踌躇,海波压轮不得驱。

中庭有客心不乐,欲挽玉兔鞭蟾蜍。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