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迢递碧云深,松径香清满石林。
白鹤未归僧已定,名山不改我重临。
即看翠壁飞苍雪,更转花台憩夕阴。
元亮欲来来未得,旧时莲社与谁寻。
万峰迢递碧云深,松径香清满石林。
白鹤未归僧已定,名山不改我重临。
即看翠壁飞苍雪,更转花台憩夕阴。
元亮欲来来未得,旧时莲社与谁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雪窦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万峰迢递碧云深,松径香清满石林”,以“万峰”、“碧云”、“松径”、“石林”等意象,勾勒出一幅雄伟壮丽、幽静清新的山林图景。山峰连绵,云雾缭绕,松树的香气在清新的空气中弥漫,整个石林都充满了生机与宁静。
颔联“白鹤未归僧已定,名山不改我重临”,通过“白鹤未归”与“僧已定”的对比,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心神宁静的氛围。即使白鹤尚未归来,但僧人已经进入了内心的平静状态,名山依旧,而诗人再次造访,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的双重回归与感悟。
颈联“即看翠壁飞苍雪,更转花台憩夕阴”,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景色的变化与美丽。翠绿的山壁上似乎飘落着苍白色的雪花,花台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宁静,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
尾联“元亮欲来来未得,旧时莲社与谁寻”,借用了陶渊明(字元亮)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虽然友人未能如约前来,但诗人依然希望能在过去的莲社(佛教修行场所)中寻找那份曾经的默契与友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的深情回忆,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与感悟。
我闻灵鳌万丈居海宫,峨峨头戴三神峰。
匣有神刀刃如雪,便欲鲙之雕俎中。
又闻银涛一派天上来,寒光湛湛浸瑶魁。
心有穷愁万馀斛,便欲沃为三两杯。
无人为把天关叩,不放金乌飞、玉兔走。
大嚼一脔肉,满酌十分酒。
然后酩酊归醉乡,不问其天之高、地之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