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济常殷拟巨川,平羌今复率师前。
行旌冬发真勤瘁,露布春传此伫延。
遥度应临滴博垒,底教稍迟蜀江船。
数千里外宁暌隔,心在丹枫玉马边。
若济常殷拟巨川,平羌今复率师前。
行旌冬发真勤瘁,露布春传此伫延。
遥度应临滴博垒,底教稍迟蜀江船。
数千里外宁暌隔,心在丹枫玉马边。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为回赠经略大学士傅恒所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傅恒乘舟渡过蜀江的情景,并表达了对傅恒勤勉工作的赞赏与敬意。
首句“若济常殷拟巨川”,以“巨川”比喻蜀江的浩瀚,形象地描绘了渡江的壮阔景象,同时也暗喻傅恒肩负重任,如同要渡过一条巨大的河流。接着“平羌今复率师前”,点明傅恒不仅渡江,还率领军队前行,展现了他作为军事领袖的勇毅和决心。
“行旌冬发真勤瘁,露布春传此伫延”,进一步描述了傅恒在冬季出发,不辞辛劳,其英勇精神令人钦佩;而春日的露布则象征着胜利的消息传来,让人期待。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季节的变化来隐喻时间的推移和任务的完成。
“遥度应临滴博垒,底教稍迟蜀江船”,表达了对傅恒渡江过程中的关注与期待,希望他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同时也暗示了对傅恒行动速度的适度期待,既不过急也不过于缓慢。
最后,“数千里外宁暌隔,心在丹枫玉马边”,表达了对傅恒的深切关怀,即使相隔数千里,心却始终与他同在,希望他能够平安归来,同时对他的忠诚和勇敢表示了高度的赞扬。
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傅恒军事行动的赞美,也有对其个人品质的颂扬,体现了乾隆皇帝对国家将领的深厚情感和高度信任。
騕袅千金装,银鞍七宝光。
臂鞲横翠羽,腰剑淬鱼肠。
蹀躞趋平乐,传呼入未央。
女兄专内阃,家弟拜中郎。
塞北惊烽火,关西迫犬羊。
奋身膺虎旅,衔命捷龙骧。
毅勇锋先夺,豪雄殿每当。
三秋收陇阪,百战定河湟。
懋赏彤弧出,殊恩紫诰香。
繁缨归邸第,刍秣厌膏粱。
牧竖争垂组,奚官尽佩珰。
风流倾霍卫,意气薄金张。
觱栗吹秦女,琵琶拥赵倡。
桂钗徵妙舞,桃莞狎清觞。
解甲听宫漏,投鞭近苑墙。
宁知人代里,憔悴有冯唐。
甲寅春夏交,一雨百二日。
我时在城市,蓑笠不能出。
自此阴阳乖,难复辨得失。
黑阴与赤旱,动或一两月。
今春气当和,霖雨乃复发。
惊蛰徂春分,霏洒殊未歇。
朝看园沼平,夕览春畦没。
草根亦已腐,况乃稻与秫。
或言此间雨,所系在风物。
宁知南北间,两者总若谲。
北风不解阴,毒烈变倏忽。
南风不解晴,满屋湿蒸郁。
天道何冥冥,下土太嵲兀。
五风十日雨,怀哉岂可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