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转西园窈窱通,寻芳步屧到禅宫。
池边风卷千丝密,槛外烟笼万片红。
上界香飘双树侧,曲江春在一亭中。
松门不厌缁尘客,骑马携壶兴未穷。
径转西园窈窱通,寻芳步屧到禅宫。
池边风卷千丝密,槛外烟笼万片红。
上界香飘双树侧,曲江春在一亭中。
松门不厌缁尘客,骑马携壶兴未穷。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广德寺观赏牡丹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与佛寺静谧之美的赞叹。首句“径转西园窈窱通”,以曲折的路径引出幽深的西园,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接着,“寻芳步屧到禅宫”一句,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寻找春日的芬芳,最终到达了充满禅意的寺庙。
“池边风卷千丝密,槛外烟笼万片红”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牡丹盛开的景象。池边的微风吹动着繁密的花瓣,宛如千丝万缕;而远处的栏杆外,烟雾缭绕中,万片红花映入眼帘,色彩斑斓,美不胜收。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花的娇艳与生机。
“上界香飘双树侧,曲江春在一亭中”则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氛围。上界的香气在两棵树旁飘散,仿佛是春天的气息汇聚于此;而诗人所在的亭子,正是曲江春色的集中体现。这里不仅有自然之美,更有心灵的净化与宁静。
最后,“松门不厌缁尘客,骑马携壶兴未穷”表达了诗人对广德寺的喜爱之情。松门虽为僧侣所居,但并不排斥像诗人这样的访客,可见其包容与开放的态度。诗人骑马携壶而来,兴致勃勃地欣赏美景,直到兴尽方归,足见其对这次游历的满意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