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厓山大忠祠诗四首·其四》
《厓山大忠祠诗四首·其四》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宋家行在日南迁,胡骑长驱百万鞭。

潮海有灵翻佑贼,江流非堑枉称天。

庙堂遗恨和戎策,宗社深恩养士年。

千古中华须雪耻,我皇亲为定幽燕。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厓山大忠祠诗四首》中的第四首,主题围绕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特别是对厓山战役和文天祥等忠臣的纪念。诗中表达了对宋室南迁后遭受胡骑侵略的悲愤,以及对元军利用天险却背离天道的谴责。诗人感慨庙堂决策的失误,未能坚守和戎之策,导致国家沦丧,同时赞扬了文天祥等忠臣对国家的深厚忠诚和培养人才的举措。

诗中“宋家行在日南迁”描绘了朝廷南逃的景象,“胡骑长驱百万鞭”形象地展现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潮海有灵翻佑贼”讽刺了元军借助地理优势反助敌人,“江流非堑枉称天”则表达了对自然天象未能庇护南宋的无奈。

“庙堂遗恨和戎策”揭示了决策层的失策,“宗社深恩养士年”则是对忠臣们长期培养人才的肯定。最后,“千古中华须雪耻,我皇亲为定幽燕”表达了诗人对恢复国家荣誉的决心,以及期望君主能收复失地,洗雪前耻。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民族情感的诗,体现了作者对南宋末年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期盼。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赠杜于皇

忆自分携历变更,访君曾过石头城。

人惊夔府贫来句,世重樊川乱后名。

此地溪山千里梦,今宵尊酒廿年情。

西陵放棹乘秋涨,好待荒郊泛月明。

(0)

秋声

秋声来何处,竦听情思怯。

四顾寂无闻,微风生梧叶。

萧飒林木鸣,万籁音相接。

淅沥数点雨,云潋山岚浥。

作赋欧阳子,爽然秋意慊。

(0)

衡山

嵯峨南尽楚江天,七十余峰路几千。

铜柱挂云堆汉表,祝融看日起山巅。

金书玉简从谁得,石鼓朱陵不似前。

极目衡阳千万水,每闻鸿雁一凄然。

(0)

芦沟桥行

芦沟之桥走百货,柴车阻塞断人过。

前车脱轭扶牛立,后车挨帮骑马坐。

须臾十车五车横,千车百车不肯行。

日中相望愁日暮,九衢遥瞩走峥嵘。

豪贵驰来鞭挞厉,回辕让路开复闭。

念子气骄衣裳单,天寒露宿真拙计。

都城百雉开九门,九门亦复如云屯。

侯家应有车千辆,牛马风尘日月昏。

忆昔子针来奔晋,华轩炙毂夹道进。

观者惊愕未敢言,雷轰电掣公卿震。

富贵事君莫等伦,不见诗咏车辚辚。

寄言行役冠裳客,好避驱车独力人。

(0)

寄申凫盟

愁思风雨夕,忽漫十年过。

曾否狂如旧,将无鬓已皤。

君才岂濩落,吾意亦烟萝。

出处谁能识,悲哉两地歌。

(0)

送汤荆岘学士巡抚下江

秀才任天下,仁者体万物。

物逸而我劳,分内不遑惜。

昔日侍讲筵,天子重经术。

今日守封疆,帝心特简出。

江南风甚嚣,江南民甚绌。

维风道先倡,爱民蠹先黜。

吾性秉真刚,无欲谁能屈,但得百姓欢,安问权要怫。

余也愧衰残,十弊口难述。

临歧赠一言,怀抱慎忧郁。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