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桃》
《小桃》全文
宋 / 石延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生色深红绶带长,宫帘闲在井阑香。

母家升上瑶池品,先得春风半面妆。

(0)
注释
生色:鲜艳的颜色。
深红:浓郁的红色。
绶带:古代官员或贵族佩戴的装饰带。
长:长度较长。
宫帘:宫廷中的帷帘。
闲:悠闲、安静。
井阑:井边的栏杆,代指宫中。
香:香气。
母家:娘家。
升上:提升到。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常用来比喻极高的地位或美好的境遇。
品:等级或品质。
先得:先得到。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美好和希望。
半面妆:只露出半边脸的妆容,形容女子美丽神秘。
翻译
红色的绶带鲜艳夺目,长长的如同宫中的帘幕闲挂
井栏边飘散着淡淡的香气,仿佛宫帘后的世界静谧而芬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桃花盛开的景象。"生色深红绶带长"中,“生色”指自然而生的颜色,“绶带”形容桃花如丝带般细长,整句表达了桃花色泽鲜艳且形态优美的情状。

“宫帘闲在井阑香”则透露出一种幽静的氛围,"宫帘"指深宅里的窗帘,而这些帘幕因为无人推拉而闲置不动,"井阑"则是古代取水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环境的宁静。整句传达出一种在春日里,花香伴随着清晨的露水,从井旁散发出来,而周遭环境却异常安静。

接着,“母家升上瑶池品”中,“母家”指诗人故乡或母亲所在的地方,“瑶池”是一种美好的境界,这里用来形容桃花盛开的景色。"先得春风半面妆"则是说桃花首先接受了春风的吹拂,仿佛是春风给桃花梳妆,使其更加鲜艳。

整首诗通过对色彩、香气和动静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早春时节里桃花盛开的情景,并且蕴含了一种归乡或对家乡美好事物的怀念。

作者介绍
石延年

石延年
朝代:宋   字:曼卿   籍贯:原籍幽州(今北京市一带)   生辰:994~1041

石延年(994年~1041年),北宋官员、文学家、书法家。字曼卿,一字安仁,南京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石延年早年屡试不中,宋真宗年间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累迁大理寺丞,官至秘阁校理、太子中允。北宋文学家石介以石延年之诗,欧阳修之文,杜默之歌称为“三豪”。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四日,石延年卒于京师开封,年四十八岁。石曼卿尤工诗,善书法,著有《石曼卿诗集》传世。
猜你喜欢

赠别水云翁

离离双鬓似秋蓬,惯逐沙鸥与断鸿。

漂母矶头春水阔,扁舟何处系东风。

(0)

诗一首

东山蜡屐坏车轮,小草青知山外春。

园柳鸣禽唤幽梦,惠连诗句更何人。

(0)

咏史

客婴义主臣,销骨事未竟。

臼友雠诺责,斯义在项领。

惟臼秉纯心,遑恤身后事。

惟婴抱遗育,不以后死愧。

嗟乎古人达,树德见衷则。

并驱不同逵,存殁事愿毕。

兹事亦大难,义竭斯近仁。

孤成死不死,太息难重陈。

(0)

谢友人见过

岁暮寒风易中人,对床谁与话情真。

平生知我无如子,此度相看又隔旬。

世味惯看如嚼蜡,寒窗痴坐正痴尘。

只今便拟高轩过,饮水毋嫌仲叔贫。

(0)

次韵周朝宗六月十日泛湖·其一

霖潦合支流,洲浦迷片段。

两桨入菰蒲,凫鸥欻惊散。

疏林直炊烟,落日斜酒幔。

王事得淹留,公私各相半。

(0)

合宫歌

圣明朝,旷典乘秋举。大飨本仁祖。九室八牖四户。

敕躬齐戒格堪舆。盛牲实俎。并侑总稽古。

玉露乍肃天宇。冰轮下照金铺。燎烟嘘呼。

郁尊香,云门舞。仿佛翔坐,灵心咸嘉娱。

众星俞美,光属照熉珠。

清晓御丹凤,湛恩遍浃率溥。欢声雷动岳镇呼。

徐命法驾,万骑花盈路。

献胙慈极,寿同箕翼,事超唐虞。

看平燕云,从此兴文偃武。待重会诸侯,依旧东都。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