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径深深一草堂,松阶寂寂半斜阳。
青山远近分齐鲁,黄石英灵阅汉唐。
碑断蟠龙荆棘暗,坛空鸾鹤桧槐苍。
乡人更说传书意,故国风云入渺茫。
榆径深深一草堂,松阶寂寂半斜阳。
青山远近分齐鲁,黄石英灵阅汉唐。
碑断蟠龙荆棘暗,坛空鸾鹤桧槐苍。
乡人更说传书意,故国风云入渺茫。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对黄石公庙的拜谒之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庙宇的环境与历史的厚重感。
首联“榆径深深一草堂,松阶寂寂半斜阳”,以“榆径”和“松阶”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古老的氛围,草堂在深邃的榆树小径中隐现,松阶上铺满了时间的痕迹,半轮斜阳映照其上,增添了几分沧桑之美。
颔联“青山远近分齐鲁,黄石英灵阅汉唐”,将视线拉远,青山连绵,远近不一,仿佛划分了齐鲁大地的边界,而黄石公的英灵则见证了从汉至唐的历史变迁,暗示了黄石公庙的历史悠久和文化积淀。
颈联“碑断蟠龙荆棘暗,坛空鸾鹤桧槐苍”,描绘了庙宇内的景象。碑石上的蟠龙图案已模糊不清,被茂密的荆棘遮掩,象征着岁月的侵蚀;而坛上空无一人,只有鸾鹤的雕像与桧槐相伴,显得格外宁静肃穆。
尾联“乡人更说传书意,故国风云入渺茫”,引出了乡人的讲述,他们谈论着关于黄石公传书的故事,这不仅增添了庙宇的文化内涵,也让人感受到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以及对过往风云变幻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石公庙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庙宇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君不见西飞太液双黄鹄,宫前沆漭春波浴。
白日寒光飒羽毛,乐府歌之荐嘉福。
刘生兄弟起梁苑,五色衣裳照龙衮。
给札承明侍从间,一朝致身未为晚。
忆我酣呼郭隗台,黄金突兀浮云摧。
当时骏马不易得,此地悲风千里来。
易水东流过台侧,太行雪片大如席。
舞阳勾践安在哉,吴钩洒削芙蓉色。
昨传烽燧到边城,三辅先屯大将营。
天山遥夺单于垒,瀚海俱悬属国兵。
刘生岂但文章伯,花卿二子腾骧客。
实塞先条汉使书,绕朝独赠秦人策。
入关弃繻谁敢当,门前受谒诸侯王。
腰间不插大羽箭,手上何用绿沉枪。
自挥晓日旌旗散,宁遣秋阴鼓角长。
三军喜见旄头落,圣人端拱开明堂。
借君千尺如虹笔,长扫妖氛北斗旁。
《送刘伯玄兄弟北上作黄鹄篇》【明·欧大任】君不见西飞太液双黄鹄,宫前沆漭春波浴。白日寒光飒羽毛,乐府歌之荐嘉福。刘生兄弟起梁苑,五色衣裳照龙衮。给札承明侍从间,一朝致身未为晚。忆我酣呼郭隗台,黄金突兀浮云摧。当时骏马不易得,此地悲风千里来。易水东流过台侧,太行雪片大如席。舞阳勾践安在哉,吴钩洒削芙蓉色。昨传烽燧到边城,三辅先屯大将营。天山遥夺单于垒,瀚海俱悬属国兵。刘生岂但文章伯,花卿二子腾骧客。实塞先条汉使书,绕朝独赠秦人策。入关弃繻谁敢当,门前受谒诸侯王。腰间不插大羽箭,手上何用绿沉枪。自挥晓日旌旗散,宁遣秋阴鼓角长。三军喜见旄头落,圣人端拱开明堂。借君千尺如虹笔,长扫妖氛北斗旁。
https://shici.929r.com/shici/AAnQzHPv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