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曾访凌云去,小住海棠香国。
轳辘井边,秋千亭畔,簇簇疏花如雪。
萧晨蕙夕,剩清怨几分,闲情一霎。
春睡醒来,梦华破碎秋心仄。
光阴回首都幻,又古鹳重缔,饱有秋色。
冷艳弄晴,素馨吹息,销尽红尘炎热。无言脉脉。
有篱豆吟蛩,伴伊幽寂。画箔低垂,玉阶凉露白。
当年曾访凌云去,小住海棠香国。
轳辘井边,秋千亭畔,簇簇疏花如雪。
萧晨蕙夕,剩清怨几分,闲情一霎。
春睡醒来,梦华破碎秋心仄。
光阴回首都幻,又古鹳重缔,饱有秋色。
冷艳弄晴,素馨吹息,销尽红尘炎热。无言脉脉。
有篱豆吟蛩,伴伊幽寂。画箔低垂,玉阶凉露白。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在海棠花盛开的地方——凌云处的一段美好回忆。他曾在辘轳井旁和秋千亭畔欣赏过如雪的疏花,清晨与傍晚的时光里,留下了几分淡淡的哀愁和片刻的闲情。春梦醒来后,那份美好的梦境已成秋心的涟漪,显得格外凄凉。
随着时间的流转,诗人感叹光阴如梦,眼前又逢秋天,白秋海棠再次盛开,仿佛旧日的鹳鸟重新归来,带来浓厚的秋意。海棠的冷艳在晴空下更显清冷,素馨的香气消散了红尘的炎热。诗人默默无语,只有篱笆边的豆虫和鸣叫的蛩声陪伴着他的孤独与寂静。
最后,画面定格在天倪阁中,画帘低垂,台阶上洒落着晶莹的露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凉的氛围,寓言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和对当下宁静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是一首以景抒怀,情感深沉的词作,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哲理的感悟。
客行犯萧条,物态如寒冰。
借问松窗人,久客将何营。
答言慕幽禅,怀抱彻欲清。
当年困流俗,钻纸如痴蝇。
一朝脱尘网,决若飞鸟惊。
斋盂趁后辈,卧氎陪老生。
从兹辈行间,往往推先鸣。
此道本无学,精粗不可评。
忽然辨疆域,独得分专城。
物外怀抱好,醒来毛发轻。
馀事不着意,自然造纯精。
怜君生卑微,也缚利与名。
持身抱馀恨,写物多遁情。
以此游世间,心虑何由平。
再拜谢师言,得闲频寄声。
黄门给事二千粟,日割三牲亦应足。
刘翁食俎厌膻腥,千亩渭川期满腹。
吴人束简如束刍,百钱可了三日厨。
刘翁平生几两屐,可能千亩无赢馀。
独嫌纳腹未可尽,更为挥毫写清峻。
庭空月落千丈长,老柏乔松未高劲。
锦绷稚子置腹中,铁面老人凌远风。
此君族类俱得所,多事索此霜髯翁。
腹饥眼饱徒倥偬,只说饕馋疑作俑。
何以先生日照盘,更看婵娟势飞动。
琳师从此唯善看,时时更为通平安。
疏帘蝶粉,幽径燕泥,花间小雨初足。
又是禁城寒食,轻舟泛晴渌。寻芳地,来去熟。
尚彷佛、大堤南北。望杨柳、一片阴阴,摇曳新绿。
重访艳歌人,听取春声,犹是杜郎曲。
荡漾去年春色,深深杏花屋。东风曾共宿。
记小刻、近窗新竹。旧游远,沈醉归来,满院银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