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派江声腕底鸣,新诗读罢有馀情。
风骚独倡千秋业,几席亲联四海英。
上接敦槃袁蒋赵,远搜文献宋元明。
名山不藉松云护,依傍名山便得名。
万派江声腕底鸣,新诗读罢有馀情。
风骚独倡千秋业,几席亲联四海英。
上接敦槃袁蒋赵,远搜文献宋元明。
名山不藉松云护,依傍名山便得名。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名为《金溎生同转寄示诗章并以冰泉唱和闰集及陶庐杂忆两卷见赠赋此报之三首(其一)》。诗中充满了对文学与文化的深沉感慨,以及对友人赠书的感激之情。
首句“万派江声腕底鸣”,以江水奔腾的壮丽景象象征诗人的才华横溢,仿佛他笔下的文字能激发出如江水般澎湃的情感。接着,“新诗读罢有馀情”则表达了读者在品味完新诗后的深深感动,余音绕梁,难以忘怀。
“风骚独倡千秋业,几席亲联四海英”两句,赞扬了诗人在文学上的独特成就,以及他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文人墨客之间的深厚友谊。这里的“风骚”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是古代文学的典范。
“上接敦槃袁蒋赵,远搜文献宋元明”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不仅继承了前人的文学传统,还广泛搜集了从宋代到明代的文献资料,丰富了自己的创作。
最后,“名山不藉松云护,依傍名山便得名”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如同名山一样,获得世人的认可与赞誉。
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文学艺术的深情赞美,也有对友情与自然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远的志趣。
雨罢山泽明,日长花柳困。
游丝上天衢,观物得无闷。
时从顾曲人,笋馔酌春酝。
季子未识面,想见眉目俊。
新诗如鸣弦,快读开鄙吝。
铜官鲁诸生,事道三无愠。
比来工五字,句法妙何逊。
枯棋覆吴图,青简玩秦烬。
叶暗黄鸟时,风号报花信。
遥仰吟思苦,江锦割向尽。
应烦王公子,又破黄封印。
杨公父子孙,俱出文昌宫。
朱轓与别驾,同最治民功。
当年竹马儿,市上白鬓翁。
相语府门前,郎君有家风。
筑室俯飞鸟,我来岁仲冬。
人烟空橘柚,梅蘤破榛丛。
延客煮茶药,使君语雍容。
畴昔识二父,只今天柱峰。
故开堂北门,突兀在眼中。
千秋万岁后,野人犹致恭。
借问经始谁,开国华阴公。
少日心期转谬悠,蛾眉见妒且障羞。
但令有妇如康子,安用生儿似仲谋。
横笛牛羊归晚径,卷帘瓜芋熟西畴。
功名可致犹回首,何况功名不可求。
满眼黄花慰索贫,可怜风物逐时新。
范丹出后尘生釜,郭泰归来雨垫巾。
偶有清樽供寿母,遂无馀沥及他人。
年丰酒价应须贱,为子明年作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