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眼看春色,城西醉梦中。
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
燕湿社翁雨,莺啼花信风。
别离感贫贱,殷子正书空。
愁眼看春色,城西醉梦中。
柳分榆荚翠,桃上竹梢红。
燕湿社翁雨,莺啼花信风。
别离感贫贱,殷子正书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春游别说道二首(其一)》。诗中,诗人以愁眼观春,寓情于景,展现了春天的色彩与生机。在城西的醉梦中,他看到翠绿的柳树与榆荚相映,桃花则染红了竹梢,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燕子在雨中穿梭,似社翁忙碌,而莺鸟则在花信风中婉转啼鸣,传递着季节的信息。
然而,诗人的情感并未完全沉浸在美景之中,而是借别离之机,感慨起自身的贫贱处境。他以殷子(古人名,此处可能指友人)的典故,表达出对世事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深沉感慨,通过“书空”这一动作,流露出内心的无奈与寂寥。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春天的鲜活,又有人生的哀愁,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沉内敛风格。
万里一孤舟,春行夏方到。
骨肉尽单羸,沈忧满怀抱。
羁孤相对泣,性命不相保。
开户山鼠惊,虫声乱秋草。
白菌缘屋生,黄蒿拥篱倒。
对此起长嗟,芳年亦须老。
恩门为宰相,出入用天道。
忽于摧落间,收得青松操。
全家到江陵,屋虚风浩浩。
中肠自相伐,日夕如寇盗。
其下有孤侄,其上有孀嫂。
黄粮贱于土,一饭常不饱。
天斜日光薄,地湿虫叫噪。
惟恐道忽消,形容益枯槁。
古人于黄雀,岂望白环报。
奉荅恩地恩,何惭以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