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角吹残夜,雄关铁锁开。
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
玉塞降羌泪,天山旅雁哀。
何人闻此曲,不上望乡台。
片角吹残夜,雄关铁锁开。
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
玉塞降羌泪,天山旅雁哀。
何人闻此曲,不上望乡台。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丽与凄美,通过“片角吹残夜”和“雄关铁锁开”的开篇,营造出一种边疆特有的氛围,夜晚的寂静被号角声打破,铁锁开启,预示着边关的活动即将开始。接着,“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描绘了边城的城墙在风中发出声响,马蹄在霜地上留下痕迹,生动展现了边塞生活的动态美。
“玉塞降羌泪,天山旅雁哀”两句,将情感转向了边塞人的生活,玉塞(可能指玉门关)边的羌族人民因战事而流下泪水,天山之上的旅雁也哀鸣不已,表达了战争给边疆人民带来的痛苦和哀伤。
最后,“何人闻此曲,不上望乡台”,诗人设问,是谁能在这悲壮的旋律中,不思故乡,不登望乡台呢?这句不仅深化了主题,还引发了读者对人性、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边塞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边疆的壮丽与凄美,以及战争对人们心灵的影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庄纯种菊,此地著诗仙。
再世陶元亮,三生魏仲先。
餐英知正味,饮水得长年。
每见君吟稿,予怀亦洒然。
力穑乃有秋,斯言闻自古。
天时或不顺,人事亦安取。
今年问何如,常旸颇为苦。
大田纷拆裂,槁苗渴灌注。
井瓮走墟落,河车喧旦暮。
江溪近复涸,手足了无措。
祷旱急农夫,迓神击村鼓。
动以千百人,为此万一举。
烈日仍朝朝,乞灵空处处。
谁知天地回,正在顷刻许。
旱魃翻然收,丰隆激其怒。
真龙奋寂寞,商羊自鼓舞。
张盖作浓云,翻盆下甘雨。
剩水有平畴,旷原无焦土。
言功任鬼神,介我喜稷黍。
饱饭可预期,晚岁复何虑。
欢声变愁叹,忧心成悦豫。
惟时对江村,所寓隘茅宇。
因循已半月,侵凌奈酷暑。
快此一日凉,美甚八珍具。
浇肠欠浊醪,钱兄寻酒户。
《乡人祷雨有应时寓乌石》【宋·邓深】力穑乃有秋,斯言闻自古。天时或不顺,人事亦安取。今年问何如,常旸颇为苦。大田纷拆裂,槁苗渴灌注。井瓮走墟落,河车喧旦暮。江溪近复涸,手足了无措。祷旱急农夫,迓神击村鼓。动以千百人,为此万一举。烈日仍朝朝,乞灵空处处。谁知天地回,正在顷刻许。旱魃翻然收,丰隆激其怒。真龙奋寂寞,商羊自鼓舞。张盖作浓云,翻盆下甘雨。剩水有平畴,旷原无焦土。言功任鬼神,介我喜稷黍。饱饭可预期,晚岁复何虑。欢声变愁叹,忧心成悦豫。惟时对江村,所寓隘茅宇。因循已半月,侵凌奈酷暑。快此一日凉,美甚八珍具。浇肠欠浊醪,钱兄寻酒户。
https://shici.929r.com/shici/PjjX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