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赠瞿睿夫》由明代诗人欧必元所作,赞美了瞿睿夫的才华、气节和高尚品德。
首句“先生海内文章伯”,赞誉瞿睿夫为文坛领袖,其才学超群。接着“奔雷驱电争霹雳”、“胸次能包震旦图”、“意气兼吞云梦泽”等句,描绘瞿睿夫胸怀广阔,才情横溢,气魄宏大,如同雷霆万钧,能够包容天下,吞吐云梦大泽。
“权衡万古有低昂,鞭笞四海咸辟易”形象地表现了瞿睿夫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他的言论如同权衡,能够左右万古,他的行动如同鞭策,使四方敬畏。
“高名一日满中州,贞心傲骨凌千秋”赞扬瞿睿夫名声显赫,品德高尚,其精神将超越千年。
“腹中嗜古过玄晏,架上藏书胜邺侯”形容瞿睿夫博学多闻,藏书丰富,超过古代学者。
“挥毫万纸俱立尽,白璧黄金莫与酬”赞美瞿睿夫文思敏捷,笔力雄健,其作品价值连城,难以用金钱衡量。
“手持三尺莲花铁,谭笑当年霏玉雪”描绘瞿睿夫手持宝剑,谈笑风生,如同玉雪般纯洁。
“大鹏虽已徙南溟,羞向侯门事干谒”表明瞿睿夫不慕权贵,不屑于向权势低头。
“白眼能空世上人,肮脏何堪嚼水蘖”赞扬瞿睿夫不畏世俗,保持高洁。
“徒教薄命妒娥眉,道旁豺虎相撑持”感叹瞿睿夫遭遇不幸,却仍坚强面对。
“青天乍失白日暗,魑魅纷腾蛟蜮欺”比喻瞿睿夫遭受不公正对待,周围充满邪恶势力。
“往欲叩阍阍者怒,长谣空自叹孤儿”表达了瞿睿夫寻求正义而不得的无奈。
“短褐萧萧发覆额,报仇欲作吴宫客”暗示瞿睿夫渴望复仇,但选择以隐居避世的方式生活。
“文章忠孝两无伦,上书乞米长安陌”赞扬瞿睿夫忠诚孝顺,即使在贫困中也不忘上书请求救济。
“酸鼻徒惊俗吏筵,石父沉冤宁与白”感叹瞿睿夫的冤屈无人理解,只能让后人铭记。
“交因东海屠先生,感激情深气大横”描述了瞿睿夫与屠先生的深厚友谊。
“解剑欲将酬刺士,报书聊为讼公卿”表明瞿睿夫愿意为朋友两肋插刀,为公义辩护。
“吴狱邹阳初见释,皂帽藤冠入楚行”比喻瞿睿夫像邹阳一样得到释放,前往楚地。
“楚中往事数屈宋,离骚留与词人诵”赞美楚地的文化传统,以及屈原、宋玉等伟大诗人的作品。
“江芷蘼芜荐异香,渔父江潭相伯仲”描绘瞿睿夫与渔父之间的和谐关系。
“潇湘秋月笼轻烟,领取扁舟湘浦弄”展现瞿睿夫在自然美景中的悠闲生活。
“自从著作掩柴扉,众人欲杀怜者稀”感叹瞿睿夫因著作而遭人嫉妒。
“未能东海来求药,暂向西山学采薇”表明瞿睿夫暂时隐居,寻求内心的平静。
“韬光埋照名宁灭,玉折兰凋事已非”表达瞿睿夫隐藏才华,不愿显露,但名声依然存在。
“近日探奇趋百粤,委宛还堪穷禹穴”描述瞿睿夫探索未知,深入研究。
“闭户研精订杀青,溽暑炎方增病骨”形容瞿睿夫在酷热中专心研究,身体逐渐衰弱。
“门下虽多问字俦,座上宁堪容俗客”强调瞿睿夫重视学问,但对庸俗之人不屑一顾。
“嗟余本是泥涂人,壮岁差能悟斲轮”诗人自谦,表示自己曾有过追求学问的壮志。
“意气相逢肝胆立,平生不作侯门宾”表明诗人与瞿睿夫相交时肝胆相照,不为权贵所动。
“藤杖竹冠怀半刺,自述通家两世亲”描述诗人与瞿睿夫的交往,如同老友。
“小子谬承尊上座,片语因君遂许可”诗人谦称自己有幸得到瞿睿夫的认可。
“执辔何当下市门,千秋高谊归虚左”表达诗人对瞿睿夫深厚友情的感激之情。
“定交倾盖已忘年,应酬沓遝何为者”感叹时间流逝,但友谊依旧深厚。
“自昔高谈席上珍,道在龙蛇各冇神”强调真理存在于世间,不论身份高低。
“宇宙虽宽双眼在,英雄岂作蓬蒿伦”表明宇宙虽广,但英雄之心不会被平凡所掩盖。
“顾我从旁觉形秽,么么之言何足陈”诗人自谦,认为自己的话语微不足道。
综上所述,《赠瞿睿夫》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高度赞扬了瞿睿夫的才华、气节和高尚品德,展现了他作为文人学者的风采,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瞿睿夫深厚友谊的敬仰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