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左署双柏次许绳斋韵》
《题左署双柏次许绳斋韵》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有美银台柏,双株儗上林。

即非陶柳径,曾是召棠阴。

日与衣冠偶,时闻敷奏音。

栽培传自古,阅历到于今。

蓊蘙凝春色,扶疏惹露湛。

亭亭团紫盖,寂寂谢清砧。

气象参天峻,丰标耸壑森。

凌寒华不改,烈日翠逾深。

风静鸾凰息,晨侵燕雀吟。

晴暄时历历,阒霭夜沉沉。

不用人扶力,犹然吏隐心。

祇缘依淑景,何俟托高岑。

生白胸襟爽,来青眼界侵。

攀援虚自苦,憩赏兴难禁。

真压东南胜,难分左右荫。

朝昏联益友,倚徙听鸣禽。

既迩阙为玉,无劳台筑金。

夔龙原帝命,喉舌是周任。

久拂黄扉袖,新添白发簪。

相期酬圣主,勿愧柏千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株柏树的壮丽景象,它们如同上林中的佳木,与陶潜的柳径和召公的棠树相媲美。柏树与官场人物相伴,时常听到他们的奏报之声。栽种自古以来,历经岁月至今。它们茂密的枝叶在春日中凝聚着生机,清晨的露水在枝条间闪烁。树干挺拔如紫色的伞盖,静谧中透露出清冷的砧声。无论四季更迭,它们都保持着坚韧的姿态,即使在烈日下,翠绿之色更加深邃。微风吹过,仿佛鸾凤栖息,晨光中燕雀的歌声悠扬。晴朗的日子里,树影清晰可见;夜晚则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这两株柏树无需他人扶持,它们的心境如同隐士般宁静。它们之所以靠近温暖的阳光,是因为它们渴望成为东南地区的佳木,而无需依赖高山的庇护。它们的胸襟开阔,视野宽广,让人感到愉悦。攀爬它们或许徒劳,但休息欣赏之时,心情难以抑制。这两株柏树确实压倒了东南的美景,左右的荫蔽难以区分。无论是朝暮还是闲暇,它们都是朋友的聚会之地,倾听鸟儿的鸣叫。它们不仅是帝王的象征,也是喉舌的代表,长久以来被赋予了重要的职责。尽管曾经拂去黄门的尘埃,如今却增添了一头白发。他们期待着能够回报圣主的恩泽,不会因为柏树的高大而感到愧疚。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玲珑四犯.京口寄所思

阔甚吴天,顿放得、江南离绪多少。

一雨为秋,凉气小窗先到。

轻梦听彻风蒲,又散入、楚空清晓。

问世间、愁在何处,不离澹烟衰草。

簟纹独浸芙蓉影,想凄凄、欠郎偎抱。

即今卧得云衣冷,山月仍相照。

方悔翠袖,易分难聚,有玉香花笑。

待雁来、先寄新词归去,且教知道。

(0)

柳梢青.冬月海棠

笑菊欺梅。嫌蜂却蝶,压尽寒荄。

月下精神,醉时风韵,红透香腮。天工造化难猜。

甚怪我、愁眉未开。故遣名花,凌霜带露,先送春来。

(0)

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其一

梅兄随遇处,在水涯山巅。

或有近行路,不惹人爱怜。

俨如敬而远,惟恐迫我前。

或有近人居,不傍门户边。

仍多向贫家,不为华屋牵。

香不祈人闻,芳不取世妍。

似此性孤洁,秋毫绝萦缠。

彼有不知者,乃谓花莫先。

折之贮玉瓶,已是伤其天。

更大开苑囿,和根以之迁。

反指荣得地,带露泪自涟。

浸违山林意,岂其本性然。

和羹尚不愿,其馀安足言。

但愿复反本,同盟松竹坚。

西湖之孤山,犹嫌朝市喧。

上对玉辉山,下临珠媚渊。

外此唯雪月,往来许周旋。

三友共一笑,岁寒同百年。

虽与世落落,自分安其偏。

(0)

送丁少卿自桂帅移镇西蜀

琼海收兵玉帐閒,又移斋舰溯涪湾。

三边形势全凭蜀,四路封疆半是山。

魏将旧闻侵剑阁,汉兵今欲卷函关。

细倾瑞露论西事,想在元戎指画间。

(0)

君山

无际波光滉太虚,君山一点暮云孤。

危楼栏槛能多少,展尽江湖万里图。

(0)

白兰

楚客曾因葬水中,骨寒化出玉玲珑。

生时不饮香魂醒,难著春风半点红。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