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跋刘敏叔梅兰竹石四清图》
《跋刘敏叔梅兰竹石四清图》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老夫老伴竹千竿,湖石江梅更畹兰。

不道外人将短纸,一时捲去也无端。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mǐnshūméilánzhúshíqīng
sòng / yángwàn

lǎolǎobànzhúqiān竿gānhǎishíjiāngméigèngwǎnlán

dàowàirénjiāngduǎnzhǐshíjuànduān

翻译
我与老伴相伴在翠竹丛中,湖边的石头和江边的梅花还有畹兰相映成趣。
没想到外面的人竟用一张简短的纸,随意地卷走了这一切,毫无缘由。
注释
老夫:指诗人自己。
老伴:老伴,指诗人的妻子或伴侣。
竹千竿:形容竹子众多。
湖石:湖边的石头,可能象征静谧的环境。
江梅:江边的梅花,可能寓意坚韧的品格。
畹兰:畹兰,兰花的一种,象征高雅。
外人:指不相干的人。
短纸:简短的纸张,可能指信件或画作。
捲去:卷走,带走。
无端:无缘无故,没有理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岁月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的“老夫老伴竹千竿,湖石江梅更畹兰”描写的是一副宁静的田园风光,其中“老夫老伴”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邻里,他们共同享受着自然的美好;“竹千竿”象征着时间的长久和生命力的旺盛,而“湖石江梅更畹兰”则展示了四季更迭中花开花落的自然景观。

然而,诗人的情感在下一句“不道外人将短纸,一时捲去也无端”发生转变。这里,“不道外人将短纸”暗示着别人或世俗之见对这份宁静生活的忽略和破坏;“一时捲去也无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无常的哀叹,感觉到自己珍视的美好可能在瞬间被摧毁,而且没有任何预兆或道理。

总体而言,这首诗融合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生命易逝的感慨,通过对比鲜明的情境,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珍惜眼前美好的哲思。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回波乐·其十三

世间何物亲,妻子贵于珍。

一朝身命谢,万事不由人。

财钱任他用,眷属不随身。

何须人哭我,终是一聚尘。

(0)

诗并序·其八十六

前身有何罪,色得涅盘荼。

天下恶风俗,临丧命独车。

男婚不香粉,女嫁著钗花。

尸枥阴地卧,知堵是谁家。

(0)

诗并序·其六十二

少年何必好,老去何须嗔。

祖公日日故,孙子朝朝新。

祇道人祭鬼,何曾鬼祭人。

暂来何须去,知我是谁亲?

(0)

诗并序·其五十

人去像还去,人来像以明。

像有投镜意,人无合像情。

镜像俱磨灭,何处有众生。

(0)

过郑处士山庄二首·其二

僻处开三径,幽居无四邻。

横文彪子褥,碎点鹿胎巾。

断篱栖夜雉,荒砌起朝麇。

薄暮东溪上,犹言在渭滨。

(0)

五言白话诗·其二十二

身如内架堂,命似堂中烛。

风急吹烛灭,即是空堂屋。

家贫无好衣,造得一袄子。

中心禳破毡,还将布作里。

清贫常使乐,不用浊富贵。

白日串项行,夜眠还作被。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