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锁上方幽,蹑屐无劳问惠休。
竹里布金千月至,松间鸣玉片泉流。
谈经石听蟾蜍转,卓锡天回罔象愁。
坐久忽惊心地净,向来西竺在南州。
白云深锁上方幽,蹑屐无劳问惠休。
竹里布金千月至,松间鸣玉片泉流。
谈经石听蟾蜍转,卓锡天回罔象愁。
坐久忽惊心地净,向来西竺在南州。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宿香山寺》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禅意的画面。首句“白云深锁上方幽”,以深邃的白云和寂静的上方寺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蹑屐无劳问惠休”暗示了诗人无需打扰僧人惠休,自得其乐于这清幽之地。
“竹里布金千月至”运用比喻,将月光透过竹林洒落的景象比作黄金般璀璨,增添了神秘与宁静。而“松间鸣玉片泉流”则通过松涛声和泉水声,描绘出自然界的和谐交响,宛如玉佩相击,清脆悦耳。
“谈经石听蟾蜍转”描绘夜晚在石上听经时,还能听到蟾蜍的叫声,增添了禅寺生活的生动感。诗人“卓锡天回罔象愁”进一步表达心境的澄明,即使面对天空的变幻,也无杂念萦绕。
最后两句“坐久忽惊心地净,向来西竺在南州”揭示了诗人在此处心灵得到净化,意识到香山寺所在的南州正是他寻找已久的清净之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