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司徒陈公挽词二首·其二》
《司徒陈公挽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公在中书日,朝廷百事崇。

王官多不喜,天子以为忠。

富贵人间少,恩荣殁更隆。

若非笳鼓咽,寂寞奈秋风。

(0)
翻译
您在中书省任职时,朝廷的各项事务都受到尊崇。
许多官员并不喜欢这种状况,但天子却认为这是忠诚的表现。
世间富贵之人稀少,您的恩德和荣耀在您去世后更加显赫。
如果不是军乐声低沉哀婉,这寂静的秋风会让人倍感孤独。
注释
公:指代主人公,可能是一位官员。
中书日:在中书省任职期间。
朝廷:古代中国的中央政府。
百事:各种政务。
崇:尊崇,重视。
王官:朝廷官员。
不喜:不喜欢。
以为:认为。
忠:忠诚。
富贵:财富和地位。
人间少:世间罕见。
恩荣:恩惠和荣誉。
殁:去世。
隆:更加显赫。
若非:如果不是。
笳鼓:古代军乐,此处可能象征哀悼。
咽:低沉哀婉。
寂寞:孤独。
奈:忍受。
秋风:秋天的寒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怀念已故的司徒陈公而作的挽词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陈公在任中书时,朝廷事务得以重视和整顿的敬意。陈公虽然在世时可能受到一些官员的非议,但天子却深信他的忠诚。诗中提到,陈公的富贵虽不多见,但死后所受的恩荣更加深厚,显示出他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

后两句“若非笳鼓咽,寂寞奈秋风”则寓言性地表达了陈公去世后的寂寥,以笳鼓声的低沉哀鸣象征着对逝者的哀悼,而“寂寞奈秋风”则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暗示了陈公的离世给人们带来的深深怀念。整体上,这是一首深情而又含蓄的挽诗,赞扬了陈公的品德和他在世时的贡献。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和章守三咏·其二清心堂

千里有馀刃,一堂聊赏心。

庭虚延远吹,檐敞受繁阴。

休吏帘初下,忘怀机自沉。

人间足尘土,无路到清襟。

(0)

和宋永兄咏荔支用东坡刑字韵四首·其四

一时红紫逐飘萍,风雨残枝尚缀星。

西国葡萄甘仆隶,白家踯躅强仪刑。

谁移仙种从丹府,不使灵荄遍八溟。

大业豪华今寂寞,佳名空著海山经。

(0)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其四

亲舆昔侍角方总,使节今持鬓未苍。

竹马儿童半相识,分明遗爱在甘棠。

(0)

行安溪道中

鸡豚殆尽官军过,豺虎犹存野老愁。

万一皇恩更宽大,会令戈甲变锄耰。

(0)

答曾伯玉借长编二首·其一

白露下百草,迅商薄脩林。

幽人起长怀,感此节物深。

揽衣自徘徊,抚剑还悲吟。

丈夫各有志,莫作儿曹心。

涉远当疾趋,畏景须就阴。

愿言理轻车,去上南山岑。

(0)

答刘正之见招四绝·其四

石马台边森古木,昼寒亭下锁晴烟。

紫阳不作远庵死,一醉同君话昔年。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