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寿大宗伯汪石潭先生》
《寄寿大宗伯汪石潭先生》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天上风云会,人间福履优。

尚书践台斗,学士下瀛洲。

圣井神光合,灵山瑞霭浮。

高闳张寿域,华降集清秋。

曲度南飞鹤,年标北海筹。

达观欣失马,静虑不惊鸥。

岁月双蓬鬓,丹青万卷楼。

登高谢安屐,访旧剡溪舟。

薄海瞻全节,中朝仰令猷。

九重优老典,行矣贲林丘。

(0)
鉴赏

此诗《寄寿大宗伯汪石潭先生》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以颂扬汪石潭先生之德高望重,寿比南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对汪先生的崇高敬意与深厚情感。

首联“天上风云会,人间福履优”开篇即以天上的风云变幻喻指世间人事的聚散离合,而“人间福履优”则表达了对汪先生福泽深厚、生活优裕的赞美。接下来的“尚书践台斗,学士下瀛洲”两句,通过引用古代官职和传说中的仙岛,进一步描绘出汪先生在政界和学术界的显赫地位与卓越成就。

“圣井神光合,灵山瑞霭浮”则以自然景观的壮丽来象征汪先生人格的高尚与道德的光辉。“高闳张寿域,华降集清秋”则表达了对汪先生长寿与荣耀的祝愿,以及其在社会上广泛的影响与贡献。

“曲度南飞鹤,年标北海筹”运用了南飞鹤与北海筹的典故,寓意汪先生如鹤般高洁,如筹般智慧,年岁虽长,但智慧与品德依然熠熠生辉。“达观欣失马,静虑不惊鸥”则体现了汪先生豁达的胸怀与内心的宁静,即使遭遇挫折也能泰然处之,不受外界干扰。

“岁月双蓬鬓,丹青万卷楼”描绘了汪先生随着岁月流逝,两鬓斑白,但内心充满学问与智慧,如同拥有万卷书籍的图书馆。“登高谢安屐,访旧剡溪舟”则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谢安的故事,表达了对汪先生追求高远境界、不忘旧情的敬佩之情。

最后,“薄海瞻全节,中朝仰令猷”表达了对汪先生在国内外都享有崇高声誉的赞誉。“九重优老典,行矣贲林丘”则是对汪先生晚年受到朝廷尊崇的肯定,并祝愿他晚年生活安宁,如同在林间丘陵中享受自然之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深情地表达了对汪石潭先生的崇高敬意与美好祝愿,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颂扬。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腊雪

从前知雪意,祇向夜中来。

光逼鸡窗晓,寒催蝶梦回。

开门思煮茗,摇树怕伤梅。

高处偏多积,因高却易隤。

(0)

南塔

韶光将敛艳,麦野绿成堆。

庵内人如在,庭前柏自栽。

炉烟沿石碧,经梵杂风哀。

诸子知仁孝,逢春好一来。

(0)

海门古城

昔闻天祚际,城此镇东州。

坏堑寻馀镞,荒祠立故侯。

荆榛无茂日,禾黍几番秋。

江上寒潮水,依然到石头。

(0)

赠寿医师

轩窗开处总湖光,诵罢难经纳晚凉。

雨溅荷香沾古衲,月移松影罩禅床。

燃灯就取烧丹火,煮药先留瀹茗汤。

二竖三彭都见佛,人间无病亦无方。

(0)

题舒王游半山图

驴载新诗仆抱书,松声禽语当传呼。

不知邂逅耕田者,问著青苗免役无。

(0)

瑛上人

十二三时便出家,何曾顷刻离烟霞。

晨持数卷日方上,夜梵千声月未斜。

洗钵不经鸥浴水,插瓶嫌采蝶残花。

儒冠误我骎骎老,何日蒲团共结跏。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