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平生好谩骂,张王执礼身愈下。
贯高赵午尔何人,负气乃欲臣弑君。
柏人县中贼暗伏,上过心动不肯宿。
怨家告变王逮捕,自刭终何补。
贯高榜笞无完肤,王事幸白王已污。
自谓吾王孱王也,不知孱王真长者。
淮阴彭越尽强王,或杀或醢皆灭亡。
高祖之德不可负,孱王几被公等误。
高祖平生好谩骂,张王执礼身愈下。
贯高赵午尔何人,负气乃欲臣弑君。
柏人县中贼暗伏,上过心动不肯宿。
怨家告变王逮捕,自刭终何补。
贯高榜笞无完肤,王事幸白王已污。
自谓吾王孱王也,不知孱王真长者。
淮阴彭越尽强王,或杀或醢皆灭亡。
高祖之德不可负,孱王几被公等误。
这首清代诗人张晋的《读<史记>四十首(其二十二)柏人县》通过对汉高祖刘邦的描绘,展现了他平日的直率性格和对臣子的不同对待。诗中提到的贯高和赵午是两位忠诚但行事激进的臣子,他们因不满而试图刺杀刘邦,结果导致了自身的悲剧。柏人县的暗伏刺客更是让刘邦心生警惕,不愿停留。诗中还提到了刘邦对贯高的严惩,以及他认为自己虽看似软弱(孱王),实则具有宽容和长远目光,不像淮阴侯韩信和彭越那样自立为王,最终落得悲惨结局。
张晋通过这首诗,既赞扬了刘邦的智慧和仁德,也反思了那些试图挑战君权者的失败。整首诗语言简洁,寓言性强,体现了作者对中国历史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