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其一》
《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其一》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少年为侍从,名誉竟轩腾。

每吐胸中凤,宁容笔上蝇。

受釐延汉室,被谤过周陵。

今日泉宫启,师臣礼秩增。

(0)
注释
少年:年轻的时期。
侍从:随从或官员。
名誉:名声。
轩腾:迅速上升,显赫。
胸中凤:比喻杰出的才华。
笔上蝇:比喻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受釐:接受恩惠或封赏。
汉室:汉朝。
被谤:遭受诽谤。
周陵:指周公的陵墓,象征高尚地位。
泉宫:隐喻新的开始或重要职位。
师臣:老师或大臣。
礼秩:礼仪等级。
翻译
年轻时担任侍从,声名迅速显赫。
每次抒发胸中才情,绝不容忍笔下小人。
接受恩赐延续汉朝血脉,遭受诽谤超过周公的困境。
如今开启新的篇章,作为师臣的地位和礼仪更加尊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悼念李侍郎所作的挽歌之一。诗中表达了对李侍郎早年显赫声誉和才华的赞赏,他胸怀壮志,才情出众,犹如凤凰展翅。然而,他也曾遭受诽谤,如同周陵之过。诗人以“泉宫启”象征李侍郎的去世,暗示了他的归宿。最后,表达了对李侍郎身后尊荣的肯定,师臣的地位和礼仪秩位都有所增加,体现了对其生前贡献的肯定和哀思。整首诗情感深沉,既赞扬了逝者的品质,也寓含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宫词·其十二

一庭淡月浸梨花,好景偏宜富贵家。

风动珠帘香满院,玉人相对拨琵琶。

(0)

送都宪陈叔振作镇宣府

边疆作镇众称宜,攀卧争缘父老痴。

宪府恤刑崇德望,都台迁秩拜恩私。

燧烽烟杳防秋远,刁斗声沈警夜迟。

旧炼石皆成五色,珍藏还待补天维。

(0)

次杨应宁佥宪留别京师词林诸友韵·其二

玺书荣捧别词林,祖帐临岐思不任。

原委早承明道派,之无幼契乐天心。

官居执法飞霜远,人喜从游立雪深。

密勿庙廊应有待,壮年谁许脱朝簪。

(0)

杨化州清节卷

佐政三州蔼颂声,茧丝保障极经营。

跳梁小丑空为乱,安堵居民总不惊。

囊里肯携包拯砚,胸中元有仲淹兵。

关西家世传来久,清白端能裕后生。

(0)

雪晴·其二

楼雪初融岁欲更,喜闻乾鹊报天晴。

炊烟早逐朝阳起,春意潜随野水生。

云散佛头来岳色,风回仙掌落钟声。

不知骢马经行处,赋得梅花几首成。

(0)

题陈叔振宪使雁山永慕卷

家山埋玉几星霜,游子天涯倍感伤。

宰木有乌风淅淅,泉台无路夜茫茫。

当年独立心常在,此日三迁教未忘。

貌得佳城随宦辙,公馀展拜泪淋浪。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