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逢春日,韶华此又新。
暂归持斧客,犹是读书人。
别久交游敬,年深骨肉亲。
升平占霁景,爱国赋诗频。
人日逢春日,韶华此又新。
暂归持斧客,犹是读书人。
别久交游敬,年深骨肉亲。
升平占霁景,爱国赋诗频。
这首诗描绘了人日与立春相遇的情景,展现了时光流转中的新气象和诗人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人日逢春日,韶华此又新”,开篇点题,人日与春日相逢,标志着一年新的开始,韶华重焕,充满生机与希望。这里运用了“逢”字,生动地表现了时间的交汇与生命的循环。
颔联“暂归持斧客,犹是读书人”,通过对比“暂归”的持斧客与“犹是”的读书人,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多样性的思考。持斧客可能象征着暂时放下书本,投身于劳作或事务的人,而“犹是读书人”则强调了即使在忙碌中,读书人依然坚守内心的精神追求,体现了诗人的理想与坚持。
颈联“别久交游敬,年深骨肉亲”,这两句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变化与深化。随着岁月的流逝,老朋友之间的敬意更加深厚,亲人之间的情感也愈发紧密。这不仅是对友情和亲情的赞美,也是对时间力量的感慨。
尾联“升平占霁景,爱国赋诗频”,在和平盛世的背景下,诗人欣赏着晴朗的景色,频繁地创作诗歌表达对国家的热爱。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体现了其作为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个人生活与社会变迁的交织,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国家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外门推望郎,天启眉干白。
揭揭廊庙器,仕道无枉尺。
仁义允蹈之,言行可法则。
优为君子儒,彬彬见文质。
伊川有夫子,四海尊学术。
燕申乡里化,语默世不识。
公时列高弟,见独蚤入室。
从容为邦问,领略济时策。
海涵而地负,光辉日充实。
向来坐省中,能事已籍籍。
出入群公间,持论颇正色。
皦皦活国心,周召可辈伯。
朝廷公议丧,牛李计方得。
道大固不容,青蝇工点璧。
知难襆被去,回首帝阍隔。
嗟嗟已衰俗,弗俾蒙其泽。
出把使者节,顾未远亲侧。
荣耀老莱衣,孝心惟惕惕。
温寻故时学,委蛇山水国。
澄清足暇裕,荐延颇推择。
宛彼南阳族,食指居数百。
衣冠日零替,贫有未葬骨。
嘅然斥馀赀,黄壤即安宅。
于公已高门,叔敖有阴德。
敌马祸中原,南迁例奔迫。
故林无巢归,瓦砾漫阡陌。
艰难更道路,扶病亲药石。
肩舆岂久堪,命数奄兹厄。
铭旌瘴烟里,过者为悽恻。
无儿但有孙,尚可付窀穸。
坟墓五千里,河洛兵未息。
招魂动楚些,路远迷南北。
鲰生愧无似,忘年樽俎客。
提携在斯文,恨不借羽翮。
去春失所恃,钜痛摧肝膈。
衔哀赴丧所,寸步且如棘。
犹期见渭阳,慰我孤苦极。
伤心舍我去,泪落满裀席。
遥知凛生气,千古犹不没。
夜中梦见之,话言及畴昔。
谓公犹在世,眼明失心疾。
山风忽惊起,月朗清露滴。
《哭驾部舅》【宋·李处权】外门推望郎,天启眉干白。揭揭廊庙器,仕道无枉尺。仁义允蹈之,言行可法则。优为君子儒,彬彬见文质。伊川有夫子,四海尊学术。燕申乡里化,语默世不识。公时列高弟,见独蚤入室。从容为邦问,领略济时策。海涵而地负,光辉日充实。向来坐省中,能事已籍籍。出入群公间,持论颇正色。皦皦活国心,周召可辈伯。朝廷公议丧,牛李计方得。道大固不容,青蝇工点璧。知难襆被去,回首帝阍隔。嗟嗟已衰俗,弗俾蒙其泽。出把使者节,顾未远亲侧。荣耀老莱衣,孝心惟惕惕。温寻故时学,委蛇山水国。澄清足暇裕,荐延颇推择。宛彼南阳族,食指居数百。衣冠日零替,贫有未葬骨。嘅然斥馀赀,黄壤即安宅。于公已高门,叔敖有阴德。敌马祸中原,南迁例奔迫。故林无巢归,瓦砾漫阡陌。艰难更道路,扶病亲药石。肩舆岂久堪,命数奄兹厄。铭旌瘴烟里,过者为悽恻。无儿但有孙,尚可付窀穸。坟墓五千里,河洛兵未息。招魂动楚些,路远迷南北。鲰生愧无似,忘年樽俎客。提携在斯文,恨不借羽翮。去春失所恃,钜痛摧肝膈。衔哀赴丧所,寸步且如棘。犹期见渭阳,慰我孤苦极。伤心舍我去,泪落满裀席。遥知凛生气,千古犹不没。夜中梦见之,话言及畴昔。谓公犹在世,眼明失心疾。山风忽惊起,月朗清露滴。
https://shici.929r.com/shici/PDYZr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