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元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
《上元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门前歌舞斗分朋,一室清风冷欲冰。

不把琉璃闲照佛,始知无尽本无灯。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yuánguòxiángsēngjiǔfángxiāorándēnghuǒ
sòng / shì

ménqiándòufēnpéngshìqīngfēnglěngbīng

liúxiánzhàoshǐzhījìnběndēng

注释
歌舞:欢乐的歌舞活动。
斗分朋:互相竞争,结成朋党。
清风:寒冷而清澈的风。
冷欲冰:形容极度寒冷。
琉璃:一种透明的宝石,这里比喻明亮的事物。
照佛:照亮佛像。
无尽:无穷无尽,指智慧或道理。
本无灯:真正的智慧不是来自外在的指引,而是内心的觉悟。
翻译
门外的人们在尽情歌舞,争斗成群,室内却只有清冷的风,仿佛寒冰一般。
他们并不随意地用琉璃照亮佛像,这时才明白,无尽的智慧并非来自外物,而是内在的明灯。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描绘了一个静谧而深远的夜晚场景。开头两句“门前歌舞斗分朋,一室清风冷欲冰”描述了一种鲜明对比:门外的喧嚣与室内的宁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仿佛时间在这里被拉长,空间也被深化。

第三句“不把琉璃闲照佛”中的“琉璃”指的是寺庙中常用的青绿色玻璃或宝石,用来装饰佛像。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气氛,似乎连佛前也不需要灯火。

最后一句“始知无尽本无灯”则点出了主题:在这无尽的黑暗中,原来不需要任何光明。这不仅是对物理世界的一种观察,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禅理,指的是心灵深处的觉悟,不必依赖外物即可达到内心的明亮。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精妙的意象,展现了苏轼特有的超脱与宁静之美,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佛教禅理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闰五戏书

小燕依梁弱,圆荷出水新。

一樽愆旧约,两度负佳辰。

细葛初便体,清泉强入唇。

违时成独醒,莫叹楚灵均。

(0)

过泰山

岂意神灵宅,衰年得暂经。

风沙三百里,一片马头青。

空曲盘龙虎,觚棱挂斗星。

白云朝暮起,常护纪功铭。

(0)

得胜门

峨峨得胜门,藩篱卫宫阙。

峨峨王莆田,生死相决绝。

臣身有如得胜门,藩篱已毁名不存。

臣心有如得胜门,藩篱已毁门常存。

(0)

九日客中寄弟

九日离亭雨,三年异国愁。

故园兄弟在,为我一登楼。

(0)

谒水月大师退而有作

大块震噫气,不能号无窍。

天游非六凿,自得形神妙。

吾观水月翁,苍髯带白帽。

人言数百岁,岂有他缪巧。

嗔骂作佛事,座供弥勒笑。

一笑与一嗔,如幻何足道。

中含狮子声,原本在忠孝。

人种不可失,苦来尘俗闹。

纷纷蜉与蚁,辄以功名嬲。

师非卜筮伦,妄问或妄告。

嗟哉婆心切,儿童只狂跳。

同床各异梦,舌敝津亦耗。

何如苏门老,对客唯长啸。

(0)

雨雪曲

大漠雪霏微,同云冻不飞。

玉城翻落月,珠树带斜晖。

古戍烽烟断,平原猎骑归。

最怜翠袖薄,犹是寄寒衣。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