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惜当年此问津,渡头青草满堤生。
行人日暮呼舟急,稍子心谙蹴浪轻。
白石清泉明素志,沧浪绿水濯尘缨。
因兹却动西陵兴,几度思乡梦不成。
忆惜当年此问津,渡头青草满堤生。
行人日暮呼舟急,稍子心谙蹴浪轻。
白石清泉明素志,沧浪绿水濯尘缨。
因兹却动西陵兴,几度思乡梦不成。
这首诗描绘了官渡春波的美景与诗人的情感交融。首句“忆惜当年此问津”,诗人回忆起往昔在渡口问询的情景,引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接着,“渡头青草满堤生”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渡口周边生机勃勃的景象,青草覆盖着堤岸,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行人日暮呼舟急”描绘了傍晚时分,行人在渡口急切呼唤船只的场景,表现了人们急于归家或前往目的地的心情。“稍子心谙蹴浪轻”则通过船夫熟练地驾驭船只,轻巧地穿越波浪的动作,展现了技艺的高超和生活的智慧。
“白石清泉明素志”一句,诗人借白石和清泉象征内心的纯净和坚定的志向,表达了对纯洁品质的追求。“沧浪绿水濯尘缨”则以绿水洗涤尘缨,比喻心灵的净化,寓意着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的自由。
最后,“因兹却动西陵兴,几度思乡梦不成”表达了诗人因眼前的美景而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但这种思乡之梦却难以成真,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内心深处的思绪与情感。
太行巍巍形势尊,造物设险雄中原。
巨灵一朝擘石裂,连峰忽断开山门。
侵云直上几千尺,挂壁一径愁攀援。
十步回头五步坐,慄慄汗出如浆翻。
清风掖至最高顶,下视寰海尘埃昏。
天坛咫尺若有待,顾我不往惭食言。
世间好处岂不爱,脚力虽尽心常存。
为君试写远游兴,夜半月出清吟魂。
武君非画师,胜槩饱胸臆。
太华五千仞,驱写入盈尺。
飞泉峰顶来,落我松下石。
清风忽吹散,琴上溅馀滴。
呼儿急写之,指下淋漓湿。
未知责子翁,颇复有此适。
何时图中人,真作林下客。
青山不违人,但恐富贵逼。
勇退良独难,此愿谁能必。
向来燕赵閒,逆旅拜真逸。
儿时弄琴者,天涯老相识。
俛仰四十年,父子埋双璧。
卷中题诗人,十九已仙籍。
年光飞鸟过,纸上但陈迹。
对此还自伤,何事为物役。
还丹日月迟,白首光阴疾。
文章真小技,身外皆长物。
拂衣归去来,莲峰入心碧。
九日独何日,高怀无与娱。
仰视天宇清,倏见飞鸿孤。
哀呜呼其群,相望渺江湖。
岂不念亲友,林閒置尊壶。
不醉慎毋归,且莫歌骊驹。
今日不为乐,奈此岁将徂。
风霜艳黄菊,兴与南山俱。
此时如不采,但恐随樵苏。
日暮登吹台,苍茫望八区。
翻然念乡国,北望一长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