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春朵倚翠云团,雨后凭栏一笑看。
藻绘那能传月貌,评量雅合冠花坛。
慢称京洛名尤重,信是东皇技毕殚。
绝胜常年相对处,锦苞犹滴露阑干。
殿春朵倚翠云团,雨后凭栏一笑看。
藻绘那能传月貌,评量雅合冠花坛。
慢称京洛名尤重,信是东皇技毕殚。
绝胜常年相对处,锦苞犹滴露阑干。
此诗描绘了牡丹在春天盛开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牡丹的美丽与独特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殿春朵倚翠云团”,以“殿春”点明时节,牡丹盛开于春末,犹如点缀在翠绿云团中的花朵,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牡丹的生长环境和姿态之美。接着,“雨后凭栏一笑看”,描绘了雨后的清新氛围中,诗人站在栏杆旁欣赏牡丹的情景,一个“笑”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也暗示了牡丹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心情。
“藻绘那能传月貌,评量雅合冠花坛。”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牡丹的美丽,认为即便是精美的藻绘也无法完全传达牡丹的月貌之美,而牡丹在花坛中的地位,可以说是无可争议的第一。接下来,“慢称京洛名尤重,信是东皇技毕殚。”通过对比京洛(指当时的京都洛阳)的名花,强调牡丹的名声之重,同时暗含了牡丹技艺高超,达到了极致的评价。
最后,“绝胜常年相对处,锦苞犹滴露阑干。”诗人将牡丹与平时的观赏进行对比,突出了牡丹在特定时刻的特别魅力,即使是在锦簇的花苞上还挂着露珠,也显得格外动人。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细致描绘和高度赞扬,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牡丹这一国色天香之花的深情厚爱。
浪游归也,喜今朝正值,南皮高会。
看着如云冠盖集,偏我形容憔悴。
曳屦升阶,科头入座,拍案频频起。
主人情重,不妨狂态如此。
因念公子风流,接谈终日,已被醇醪醉。
况复满堂丝与竹,那不玉山斜倚。
屈指而今,让谁千古,争夺词坛帜。
有怀未已,漫云歌以言志。
梧井凉生矣。喜天上、绛河不隔,一痕秋水。
衣薄五铢应耐冷,绝胜人间罗绮。
看鹊驾、遥联雁齿。
独倚西楼寻句冷,恰灯前袖得云笺至。
传韵语,良宵尔。那堪客里兼愁里。
向天涯、瓣香遥祝,陈瓜荐李。
试问长生秋殿里,多少浓情艳思。
都记取、宫纱红字。
缥缈空传金钿盒,令人间、长恨频歌此。
谁更见,蓬莱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