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傅谏议三首·其三》
《挽傅谏议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忆昔南山寺,微言叩未终。

晚犹温荐语,病尚寄书筒。

骏厩谁收我,蟆陵合殉公。

春风溪上泪,还与海潮东。

(0)
注释
忆昔:回忆起。
南山寺:南山上的寺庙。
微言:精微的佛法。
叩:询问。
未终:尚未结束。
晚犹:夜晚仍然。
温荐语:温习教诲。
病尚:病中还。
寄书筒:通过书信传递。
骏厩:骏马的马厩。
谁收我:谁来照顾我。
蟆陵:蛙陵,比喻忠诚。
殉公:为公事献身。
春风:春风。
溪上泪:溪边的泪水。
还与:随着。
海潮东:海潮向东流。
翻译
回忆起那南山寺的日子,佛法精深的话语还未说完。
夜晚仍然温习着你的教诲,病中还依赖书信传递思念。
骏马的马厩会有谁来照料,我应如蛙陵般忠诚于你。
春风中的溪边泪水,随海潮一同向东流去。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哀伤和怀念之情的诗篇。开头两句“忆昔南山寺,微言叩未终”,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在南山寺时光的回忆,那时候的话语浅尝辄止,仿佛还有许多未尽之言想要倾诉。

接下来的“晚犹温荐语,病尚寄书筒”则透露出诗人的深情与不舍。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但那些温暖的推荐和叮咛仍然萦绕心头;即使在病中,也还想通过书信来传达自己的思念。

“骏厩谁收我,蟆陵合殉公”一句,使用了古代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失去亲朋好友的哀痛。骏马无人收留,仿佛比喻自己孤独无依;而蟆陵合殉公,则是用先秦时期的一个故事来比喻朋友或知己的去世。

最后,“春风溪上泪,還與海潮東”一句,更显得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奈。面对着春天的微风和溪水,诗人的泪水不禁涌出,而这种悲伤似乎也随着东去的海潮一起消散。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回忆、对逝者深情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独无依的哀叹,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题鼯鼠食瓜图

种瓜中园,予亦勤止。瓜长而实,汝则残止。

虽则残止,予敢汝仇。天实汝生,予将何仇。

汝食之甘,既肆既閒。实之食矣,无伤予根。

根存而微,惟予之穷。根盛而实,惟乃之功。

(0)

送戴尊师入越

跃马年年塞北游,春风此日送归舟。

山中树老飞玄鹤,江上莎长卧白鸥。

欲与谢公同隐逸,肯容贺老独风流。

山阴道士如相见,沽取村醪醉未休。

(0)

简浙东万户萧伯善

择帅中军自古难,独分符节守藩翰。

夜鸣鼓角溪山静,晓竖旌旗雨雪乾。

不待扫门知魏勃,岂须弹铗识冯驩。

祇令四海无征战,万卷诗书好厌观。

(0)

次韵黄子久喜晴三十韵呈江知府

霞彩晨张锦,蟾光夕挂钩。

阴霾虽尽解,淫潦岂全收。

寖动遨游兴,还闻倡和讴。

容容追旧赏,历历破新愁。

骑气城边纵,龙光海际浮。

艳妆来士女,盛服拟王侯。

在藻群鱼跃,依林白鸟啾。

河流交不断,山势转相缪。

物理归含毓,人情释怨尤。

娭娱从老稚,燕乐逐朋俦。

幄帟分郊次,幨帷拥道周。

联翩驰画舫,巀嶪累朱楼。

贸易通遐壤,繁华压大州。

聚庐千井富,接栋万家稠。

已戒增周□,仍催决下流。

嘉蔬连隙地,宿麦遍高丘。

曹事虞多废,胥徒戢过求。

醲恩方并育,和气与同游。

期会朝先往,追随暮不休。

露华开的的,风叶振飕飕。

拾芥非无日,登禾即有秋。

朝家期少试,邻郡固难侔。

共美光华著,还矜德业修。

在廷争进荐,当宁免垂忧。

玉漏传台角,金尊出殿头。

秉心存正道,造膝待嘉谋。

履直恒如矢,防偏或类舟。

第誇翻竹简,不省计牙筹。

善对惭鸣鹤,能歌愧饭牛。

过情蒙许与,弥月为淹留。

(0)

兴庆宫朝退次韵袁伯长见贻是日上加尊号礼成告谢集即东出奉祠斋宫

翠盖重重宝扇斜,从官穿柳散慈鸦。

过宫路远纡天步,上寿杯深阁雨花。

玉贯两虹通象锦,衣成五綵鍊云霞。

奉祠东出蓬莱道,春水凫鹥踏汉槎。

(0)

无题

贝阙珠宫夜不眠,露华浩浩月娟娟。

不应又作人间梦,窈窕吹箫度碧烟。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