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里居寄厉山人志阮明经训叶茂才元阶并示张广文振夔卢明经漘得二十六韵》
《夏日里居寄厉山人志阮明经训叶茂才元阶并示张广文振夔卢明经漘得二十六韵》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熇日不到窗,平檐蔽新黍。

似忘皋上农,挥汗正劳苦。

和薰天阊来,万里不偏阻。

清凉持素心,魃气焉敢侮?

枕席巉有棱,霹礰警雷斧。

何以樊棘蝇,方驱复潜聚。

岂真琼纱帏,未密花海堵。

眩耳声多谗,孰能遂安处?

吾宅当浃江,卑地湿愁卤。

往往溽气蒸,病面作焦土。

沴及鶢鶋巢,短翼拓难举。

仰赖皇泽仁,聊免堕草莽。

近闻多海祅,七省戒门户。

慵黠不畏诛,豢兵等豢虎。

滥及亡命流,招之备行伍。

此辈久恃安,轻心那知武?

城头高赤云,乖龙靳甘雨。

还虞秋后饥,储粮歉仓庾。

诸君思救时,翻侧有同绪。

将何策万全,少为盛世补。

可怜鲰生贱,局身一椽俯。

噤口不得开,有掌向谁拊?

柴门晚逡巡,燥叶飒平楚。

偶得微籁凉,便思垂袖舞。

愧彼蓉角鸥,恬心贴烟渚。

渚底光荧荧,大鹑射南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炎炎,诗人身处室内,感受着酷热与湿气带来的不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熇日”、“魃气”、“琼纱帏”、“海祅”等,生动地展现了夏日的炎热与潮湿,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不适。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夏日的酷热,阳光无法穿透窗户,新长的黍子遮挡了光线,仿佛忘记了田野上的农事,农夫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接着,诗人通过“和薰天阊来,万里不偏阻”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的向往,以及对清凉的渴望。然而,“清凉持素心,魃气焉敢侮?”则暗示了即使在心中寻求清凉,也无法完全摆脱外界的炎热。

后半部分转而探讨了社会层面的问题,如“樊棘蝇”比喻社会中的邪恶势力,“琼纱帏”象征保护与隔绝,但“未密花海堵”暗示了这种保护并不牢固。诗人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表达了对社会公正与道德的呼唤。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担心粮食短缺可能带来的饥荒,以及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同时,也提出了希望,希望人们能够共同努力,寻找解决之道,为盛世做出贡献。诗中还借用了自然界的元素,如“赤云”、“乖龙”、“大鹑”,寓意深远,增添了诗的意境。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社会和自然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泊钓台·其三

汉业中兴彼一时,先生名与日星垂。

南阳遗庙今荒草,何似桐江百世祠。

(0)

名利有危机,老于农圃宜。

(0)

梅䕩

商家宰相羹,周代笾人供。

自古实为先,唐后花始重。

(0)

此君室·其十七

柳以柔故重,枣以弱故惛。

凛凛首阳人,何赖东皇君。

(0)

以诗句咏梅.点缀裙腰粉不扫

慎勿扫苍苔,芳英堪藉地。

丘壑足风流,欠得脂粉气。

(0)

前村梅

何缘春信息,第一到田家。

为甚笙歌院,重重绣幕遮。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