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中真秀绝,山杳水层波。
嘉树橘初丽,清江雁正多。
骚人哀已甚,迁客怨如何。
欲吊长沙傅,因之问汨罗。
楚中真秀绝,山杳水层波。
嘉树橘初丽,清江雁正多。
骚人哀已甚,迁客怨如何。
欲吊长沙傅,因之问汨罗。
这首诗描绘了楚地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情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美、自然之韵以及历史的厚重。
首句“楚中真秀绝”,开篇即点明楚地的秀丽绝伦,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接着,“山杳水层波”描绘出山峦连绵、水波荡漾的景象,展现出楚地的广阔与壮美。随后,“嘉树橘初丽,清江雁正多”两句,通过橘树的生机与清江上雁群的活跃,进一步渲染了楚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循环。
“骚人哀已甚,迁客怨如何”两句,借用了屈原和被贬谪官员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世事多艰的深刻反思。这里的“骚人”和“迁客”分别指代了具有高洁情操的文人和遭遇政治打击的官员,他们的情感共鸣,引发了读者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关系的思考。
最后,“欲吊长沙傅,因之问汨罗”表达了诗人想要追悼屈原(长沙傅)的意愿,并借此询问汨罗江畔的历史故事。这一句不仅深化了对屈原及其作品《离骚》的怀念之情,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历史之间复杂关系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历史典故的引用,以及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既具自然美又富含人文关怀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楚地风光的热爱、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无钱抚秋菊,向夕凉风生。
谁为白衣者,颇识江州名。
映杯碧水净,曜日丹葩明。
天际雁孤去,草根虫一声。
荏苒委时节,裴徊阅年龄。
兴来发长叹,意尽还一倾。
俭德苟不惭,厚禄安可荣。
白首希高贤,清谣渺遗情。
人生亦易足,何必勤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