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倚水云外,秋生淡霭中。
廉纤篷断雨,舶趠雁回风。
鱼浦明村火,芦花隐钓翁。
客怀愁不寐,江岸听吟虫。
棹倚水云外,秋生淡霭中。
廉纤篷断雨,舶趠雁回风。
鱼浦明村火,芦花隐钓翁。
客怀愁不寐,江岸听吟虫。
这首清代诗人万友正的《夜泊吴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秋夜江景。首句“棹倚水云外”,写舟行于水天相接之处,给人以辽阔之感;“秋生淡霭中”则点出季节,淡淡的雾气中透出秋意。接下来,“廉纤篷断雨”描绘了细雨打在船篷上的景象,暗示着夜晚的湿润与凉意;“舶趠雁回风”通过大雁在风中翱翔,进一步渲染了江面的动态和自然的变换。
“鱼浦明村火”描绘渔村灯火闪烁,暗含人间烟火气,与孤舟夜泊形成对比;“芦花隐钓翁”则以芦花丛中的钓翁形象,寓含隐逸之情,增添了诗的意境。最后,“客怀愁不寐,江岸听吟虫”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羁旅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以听虫声作结,更显深夜的静谧与愁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江景,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