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零辞越日,留滞客梁年。
忆过西宁宅,频开北海筵。
观棋晴雪后,秉烛曙霜前。
长夜真堪乐,谁令纵酒船。
飘零辞越日,留滞客梁年。
忆过西宁宅,频开北海筵。
观棋晴雪后,秉烛曙霜前。
长夜真堪乐,谁令纵酒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别之际的复杂心情与对过往相聚时光的怀念。首句“飘零辞越日,留滞客梁年”中,“飘零”二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孤独与漂泊感,“辞越日”则暗示了即将离开越地,前往他处。“留滞客梁年”则说明诗人在此地滞留已久,如今不得不离开,情感中既有对过往岁月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接下来的“忆过西宁宅,频开北海筵”两句,通过回忆过去在西宁宅邸的欢聚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这里使用了“北海”这一典故,象征豪宴,进一步强调了聚会的欢乐与盛况。
“观棋晴雪后,秉烛曙霜前”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晴雪之后观棋、晨曦之前举烛的闲适场景,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默契与情趣。
最后,“长夜真堪乐,谁令纵酒船”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感慨。长夜本是适宜欢聚的时刻,但诗人却因某种原因无法享受这美好的夜晚,只能借酒浇愁,表达了对不能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前后的回忆与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相聚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无奈与感慨,情感细腻,语言流畅,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
秋阴薄薄天风凄,黄落满空孤鸿飞。
志在江湖叫何悲,桂枝初花来几时。
得非往者失埙篪,云情月思哀独归。
青霄高处更危机,胡不少栖欲何之,霜翎雨翅不自持。
非无稻粱与菰黍,食不下咽情永辞。
江头吊影鸣愈悽,嘹唳之声矧可思。
晴窗冉冉飞尘喜,寒砚微微暖气伸。
唤醒东吴天外梦,化为南越海边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