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国三秋迥,烟波四望开。
潮深吴相庙,山绕越王台。
远树天边没,孤帆日下来。
安期如可遇,指点向蓬莱。
郡国三秋迥,烟波四望开。
潮深吴相庙,山绕越王台。
远树天边没,孤帆日下来。
安期如可遇,指点向蓬莱。
这首《钱塘秋望》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描绘了钱塘江畔秋天的壮丽景色,充满了浓郁的自然与人文气息。
首句“郡国三秋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秋天的景色与广阔的郡国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深远而辽阔的意境。接下来,“烟波四望开”一句,以烟波浩渺的景象,进一步渲染出秋日的宁静与开阔,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无垠的视野中展开。
“潮深吴相庙,山绕越王台”两句,将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壮美巧妙结合。吴相庙与越王台,分别代表了古代吴国与越国的历史遗迹,它们在深邃的潮水中与环绕的山峦间若隐若现,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远树天边没,孤帆日下来”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远处的树木消失在天际,而远处的孤帆正缓缓驶来,夕阳的余晖洒在帆上,增添了几分温暖与诗意。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加丰富。
最后,“安期如可遇,指点向蓬莱”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向往与追求,希望能在这样的美景中遇见传说中的仙人,一同前往仙境蓬莱。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追求,也赋予了整首诗以浪漫主义色彩。
综上所述,《钱塘秋望》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钱塘江畔秋天的独特魅力,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与个人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佳作。
路远三湘。记幽崖冷谷,采遍瑶房。
仙人练颜如洗,尚带铅霜。
窈袅东风摇翠,返魂处、佳珥成行。
飘零遇张硕,已堕红尘,还舞霓裳。
月中何限怨,念王孙草绿,孤负空香。
冰丝初弄,清夜应诉悲凉。
玉斲相思一点,算除是、连理唐昌。
閒阶澹成梦,白凤梳翎,写影云窗。
一点虚灵天地参,忍将至贵堕春酣。
请看天泽初爻旨,是我蓍龟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