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摸鱼儿.鱼头中有骨三角,取掷之时或竖立,人每借以占卜,十掷中能立者吉》
《摸鱼儿.鱼头中有骨三角,取掷之时或竖立,人每借以占卜,十掷中能立者吉》全文
清 / 俞樾   形式: 词  词牌: 摸鱼儿

问鱼头、是何参政。棱棱如许风骨。

弯环一寸雕琼玖,却似半规新月。心鹘突。

且取到尊前,暗当金钱掷。幽情密密。

祝天末人归,垄头信到,出手便凝立。抛来疾。

从一还教至十。玲珑冰箸轻夹。

无端一落瓯臾止,妙在不扶而直。纤指释。

想不久佳音,便向龙门出。无须去乞。

好借作灵蓍,权充杯珓,鸡骨更休觅。

(0)
鉴赏

这首《摸鱼儿》以鱼头为题,巧妙地融入了占卜的元素,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想象力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诗中将鱼头比作“参政”,以其“棱棱如许风骨”描绘其坚毅之态,同时通过“弯环一寸雕琼玖,却似半规新月”的比喻,赋予鱼头以艺术美感。接着,诗人通过“心鹘突”这一拟人化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鱼头在掷出时的动态与神秘感。

“且取到尊前,暗当金钱掷”一句,既体现了古代人们利用日常物品进行占卜的传统,也暗示了作者对于这种行为背后情感寄托的理解。接下来,“幽情密密”四字,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细腻与复杂性,仿佛在诉说着未尽的故事和期待。

“祝天末人归,垄头信到,出手便凝立”则直接点明了鱼头在占卜中的作用,预示着某种结果的到来,无论是亲人归家的喜悦,还是消息的传递,都蕴含着对未来可能性的寄托和希望。

“抛来疾。从一还教至十。玲珑冰箸轻夹。无端一落瓯臾止,妙在不扶而直。”这一段描述了占卜过程的快速与精准,以及鱼头在特定条件下的独特表现,强调了其“妙在不扶而直”的自然属性,似乎在暗示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和偶然性。

最后,“纤指释。想不久佳音,便向龙门出。无须去乞。好借作灵蓍,权充杯珓,鸡骨更休觅。”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信心,同时也倡导了一种更为灵活和开放的占卜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鸡骨或蓍草,而是可以利用身边任何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

整体而言,这首《摸鱼儿》不仅是一首富有创意的文学作品,也是对中国古代文化中占卜习俗的一种诗意解读,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深刻洞察和对传统智慧的尊重与创新。

作者介绍
俞樾

俞樾
朝代:清   字:荫甫   籍贯:浙江德清   生辰:1821-1907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猜你喜欢

挽张之洞联

距先帝崩殂十一月,尽瘁而亡,耿耿孤忠,遗疏尚筹军国事;

正立宪预备第二年,大纲未定,茫茫新政,典型安有老成人。

(0)

东莞资福寺

北宋记残碑,人去未忘罗汉果;

东官标古刹,我来曾吃赵州茶。

(0)

挽曹德庆联

此在淮军诸将中,最为全福;

能识通州三怪者,亦岂庸人。

(0)

挽左宗棠联

食性我能谙,白菜满园供祭馔;

浓荫公所茇,绿杨夹道护灵旗。

(0)

刘坤一祠堂联

应保半壁地,乃妥九原灵,功无愧乎,君子欤,君子也;

可托六尺孤,合寄百里命,利其溥矣,如其仁,如其仁。

(0)

挽陈寿祺联

入梦龙蛇呼起起;伤心麟凤感茫茫。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