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苍茫外,千峰杳霭间。
伤心金碧地,举目异河山。
二水苍茫外,千峰杳霭间。
伤心金碧地,举目异河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感慨与思绪。首句“二水苍茫外”,以“苍茫”二字渲染出水天相接、视野开阔的景象,给人以辽阔无垠之感。“千峰杳霭间”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视线引向远处的群山,通过“杳霭”描绘出山峦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的朦胧美。
接下来,“伤心金碧地,举目异河山。”两句情感转折,由对自然美景的赞叹转为内心的伤感。这里的“金碧地”可能是指诗人内心深处珍视的地方,或者是某种理想化的境界。然而,当诗人“举目”望去,眼前的景致却与心中的理想大相径庭,这种反差引发了他深深的感慨和失落。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内心世界的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驱车入蜀时,有弟母不往。
留妇侍母傍,以子嘱妇养。
昨得阊门书,妇子死泉壤。
此心那得安,弃官提辔鞅。
东驰三千里,鬻马求吴桨。
吴桨速如飞,归来拜堂上。
堂前去时树,已觉枝条长。
岂无怀抱感,为寿酌春醠。
前夜宿广文,叶响竹打雪。
昨夜宿广文,窗影竹照月。
赖此数竿竹,与我为暖热。
上有寒鹊栖,拳足如瘦蕨。
平明欲飞去,唶唶若告说。
我无喜可报,烦尔弄觜舌。
亦尝苦老鸦,鸣噪每切切。
为学本为道,穷蹙令素发。
但能得酒饮,终日自兀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