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推官赴高州》
《送李推官赴高州》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天子念南陲,君才况抱奇。

秪将经饰律,不以吏为师。

贾客多踰海,居人半杂夷。

虽言持汉法,谣俗自须知。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所作的《送李推官赴高州》。诗中描绘了边陲之地的景象与人物,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赴任高州的关切与祝福。

首句“天子念南陲”,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边疆地区,暗示了国家对边陲的关注与重视。接着,“君才况抱奇”赞扬了即将赴任的李推官不仅才华横溢,还怀揣着非凡的智慧与能力,预示着他将能在边疆有所作为。

“秪将经饰律,不以吏为师。”这两句诗强调了李推官在处理政务时,会依据经典和法律来指导行动,而不是盲目效仿官僚体制中的常规做法。这体现了他治政的独到之处和对传统学问的尊重。

“贾客多踰海,居人半杂夷。”描绘了边疆地区贸易繁荣、民族多元的景象。贾客(商人)频繁往来于大海之间,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则包含了不同的民族,展现了边疆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最后,“虽言持汉法,谣俗自须知。”这句话既是对李推官的提醒,也是对边疆治理的深刻见解。它意味着虽然要遵守汉朝以来的传统法律,但了解并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同样重要。这不仅是对李推官个人能力的期待,也是对边疆治理策略的全面考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边疆治理的复杂性与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寄赵宾旸二首

才疏意广道难行,深入穷山隐姓名。
自分一瓢终陋巷,谁知五马昔专城。
去年是处兴兵甲,此老无人问死生。
忽忆杜微今七十,寄声聊见不忘情。

(0)

南山寺潇洒阁呈川无竭二首

每从水际上山巅,历磴攀梯欲到天。
北岱南嵩前后阁,东吴西楚去来船。
诗牌字没先朝藓,梵磬声飘下界烟。
□□登临定分首,不知重会是何年。

(0)

七十翁吟七言十绝

顿尔缪为象山学,雕吾痛绝水心文。
潜天诗格温夫字,掩耳平生不愿闻。

(0)

秋日古兰花十首

远闻香淡近闻浓,紫穗丝丝吐雪茸。
不识幽人殢姝子,儿曹方醉木芙蓉。

(0)

全州吕农簿挽诗三首

谁实柄咸淳,无君欲不臣。
举朝皆谄子,此老独全人。
去国獒频嗾,居村虎自驯。
伤心诸狎客,容易竟亡陈。

(0)

送汪以南教授

郡文学掾未宜卑,四七元勋所愿为。
归兴忽如忆鲈脍,閒心肯复恋皋比。
郑虔粱肉非无分,薛令桑榆竟自奇。
想见田园有余乐,时能寄我和陶诗。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