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选骏逸,骐骥入驰驱。
发轫试康庄,来下广州车。
庭前雀可罗,门绝故人书。
大奸与巨姓,屏息若籧篨。
廉公信有威,赫赫民所都。
清朝选骏逸,骐骥入驰驱。
发轫试康庄,来下广州车。
庭前雀可罗,门绝故人书。
大奸与巨姓,屏息若籧篨。
廉公信有威,赫赫民所都。
此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一位名为沈尹北的将领出征的情景。诗中以“清朝选骏逸,骐骥入驰驱”开篇,将沈尹北比作骏马,预示着他即将在战场上展现非凡的才能和勇气。接着,“发轫试康庄,来下广州车”,形象地描述了沈尹北出征的壮阔场面,他如同驾驭着战车,驰骋在广袤的大地上。
“庭前雀可罗,门绝故人书”,这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沈尹北出征后,家中冷清的景象,门前不再有故人的问候,仿佛连鸟雀都感到寂寞,不再停留。这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也体现了沈尹北为国捐躯的决心和牺牲精神。
“大奸与巨姓,屏息若籧篨”,这里通过比喻,形容那些邪恶势力和权贵们,在沈尹北的威严面前,不敢轻举妄动,如同被风吹动的草席一般,显得渺小而无力。这不仅赞扬了沈尹北的军事才能,也暗示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
最后,“廉公信有威,赫赫民所都”,点明了沈尹北之所以能够得到民众的拥戴,是因为他的廉洁公正和强大的威慑力。这句话不仅是对沈尹北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也是对明朝时期理想政治人物形象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沈尹北出征情景的描绘,以及对其人格魅力和军事才能的赞美,展现了明代社会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理想政治和正义力量的向往。
少日狂游好。阆苑花间同低帽。
不恨千金轻散尽,恨花残莺老。
命小辔、翩翩随处金尊倒。从市人、拍手拦街笑。
镇琼楼归卧,丽日三竿未觉。迷路桃源了。
乱山沈水何由到。拨断朱弦成底事,痛知音人悄。
似近日、曾教青鸟传佳耗。学凤箫、拟入烟萝道。
问刘郎何计,解使红颜却少。
汶阳我昔见苏李,人言吴子归未几。
长啸春风大泽西,却望麻田山万里。
不逢郑老溪上箭,欲致朱公路傍米。
今年穷巷丝生发,马尾吹风化衣袷。
定知赤鲤蓦波涛,何意黄冠惊仆妾。
琅函万过阴魄悲,心无丹白炉生儿。
山中种芝岂无侣,成都醉眠未当去。
愿从王烈或见呼,试访孙登竟无语。
弃家内愧非此流,此身天地一虚舟。
未应齿豁尘埃里,乞与青精救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