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空自贵宏词,科目何尝得退之。
掌制徒闻誇子厚,残篇仅见命敦诗。
堪嗟实录无完传,太息淮西有后碑。
寄语莆田紫薇老,文章盖世例如斯。
唐朝空自贵宏词,科目何尝得退之。
掌制徒闻誇子厚,残篇仅见命敦诗。
堪嗟实录无完传,太息淮西有后碑。
寄语莆田紫薇老,文章盖世例如斯。
此诗为北宋时期文学家欧阳修所作《寄刘后村》,表达了诗人对唐代文坛领袖柳宗元(字柳子厚)文章的推崇,以及对于当时科举取仕之路过于重视形式、轻视内容的现实不满。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所处时代文学风气的无奈与感慨。
首句“唐朝空自贵宏词”,指的是唐代文坛上盛行的豪放雄浑之词,但这种文章往往缺乏实质内容。第二句“科目何尝得退之”则批评当时科举考试只重视形式,不注重学问与才华。
接下来的两句“掌制徒闻誇子厚,残篇仅见命敦诗”,表明柳宗元的文章虽然被推崇,但现实中人们只是听闻其名,而他的真实作品却难以寻觅,只有少数几首传世。这里的“誇子”指的是柳宗元,“残篇”则强调了他的作品流传不广。
“堪嗟实录无完传,太息淮西有后碑”,诗人感叹于历史记载中难以找到完整的文学传承,只留下一些遗迹和碑文。这里的“后碑”可能是指柳宗元在淮西任职时所立碑刻,成为了他事迹的见证。
末句“寄语莆田紫薇老,文章盖世例如斯”,则是诗人对友人刘后村(即宋朝文学家刘温舒)的寄语,赞美其文章超越时代、与古代名篇媲美。这里的“紫薇老”是刘后村的别称,“文章盖世例如斯”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作品极高的评价。
整首诗通过对比唐宋两代文学风气,抒发了诗人对于当时文坛现状的不满和对真正才华的怀念。
凉月姗姗。伴兰心玉性,试语还难。
秋花分小影,秀句写冰纨。眉意浅,佩声残。
有珍重千般。略逗伊,隐花裙上,竹叶斑斑。
知音何苦轻瞒。者温存隐秀,慧思华年。
明明通尔汝,瑟瑟数悲欢。携手际,试颦间。
是意暖神寒。玉漏沈,芙蓉睡也,重靠栏干。
日暮官道边,土室容小憩。
汉将安在哉,荒台犹髣髴。
低徊为之久,怀古增歔欷。
长风吹旷野,飞雨千里至。
萧条苍山根,草木馀爽气。
常怜司马公,予夺多深意。
奏对实至情,论录存大义。
史臣司述作,遗则敢失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