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仙歌.秋夜听雨作》
《洞仙歌.秋夜听雨作》全文
清 / 陈匪石   形式: 词  词牌: 洞仙歌

红楼相望,黯啼痕愁妩。岁岁巴山此时雨。

算开残岩桂,凋尽池荷,风力转、才洗人间烦暑。

漏长明烛短,乡味莼丝,半剪淞波梦中语。

恨事水东流,床蟀禁寒,共潇晦、临鸡催曙。

又滑滑、泥深似春郊,只不见、玄都种桃千树。

(0)
鉴赏

此词《洞仙歌·秋夜听雨作》由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描绘了秋夜听雨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悲凉与哀愁。

词中以“红楼相望,黯啼痕愁妩”开篇,红楼相对,雨滴在红砖上,仿佛是女子的泪水,暗淡而凄美。接着,“岁岁巴山此时雨”,点明时节与地点,巴山秋雨,年复一年,渲染出一种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迭感。

“算开残岩桂,凋尽池荷,风力转、才洗人间烦暑。”描述了秋风扫过,桂花凋零,荷花枯萎,风力渐强,似乎能洗净人间的炎热与烦恼,但同时也暗示着生命的衰败与季节的变换。

“漏长明烛短,乡味莼丝,半剪淞波梦中语。”通过长漏声、短烛光、莼菜的味道和淞波的梦境,营造出一种孤寂与思乡的情绪,让人感受到远离家乡的孤独与思念。

“恨事水东流,床蟀禁寒,共潇晦、临鸡催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寒冷冬日的畏惧,同时预示着黎明的到来,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最后,“又滑滑、泥深似春郊,只不见、玄都种桃千树。”以春郊的泥泞与玄都的桃花为对比,强调了季节的转换与自然界的轮回,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向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夜听雨的独特情感体验,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陈匪石
朝代:清

陈匪石(1883-1959) 原名世宜,号小树,又号倦鹤。江宁人。早年就读尊经书院,曾随张次珊学词。入同盟会。又随朱祖谋研究词学,并入南社,编《七襄》刊物。据传译有《最后一课》(郑逸梅《南社丛谈》)。历任上海各报记者、中国大学、华北大学、中央大学教授,1952年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纂。著有《旧时月色斋诗》、《倦鹤近体乐府》、《宋词举》、《声执》。
猜你喜欢

桃李花

花如桃李人如玉,终日看花看不足。

万年枝上啭春风,七丝弦上调新曲。

宝马嘶风车击毂,东市斗鸡西市鞠。

但得长留脸上红,莫辞贵买尊中醁。

(0)

哀虢县令犹子箅起二·其二

送别言犹在,来书墨尚温。

安知咫尺地,便有死生分。

已负秋山约,犹传鲁史文。

魂兮今有托,将袝伯兄坟。

(0)

大雪行

晓辞洛水滨,暮宿河之涘。

四野漫漫不见人,竟日止能行数里。

浑然天地为一色,渭水南北复何似。

五陵鹰犬争合围,十宅管弦初热耳。

连宵耿耿照鬓发,迎马点衣犹未已。

但得来年春麦熟,暂困泥涂复何耻。

农夫南亩未厌多,却入长安作泥滓。

(0)

长干寺同刘宫苑浴·其一

人看浴出如枯木,我自无心类死灰。

在处秋风吹鬓发,不堪更上雨花台。

(0)

洞石岩

山断开元蝎,龛留大业僧。

七年驰便路,三蹑石梯层。

(0)

福应山

南亭不减北邙高,美景因公见一朝。

已看溪山如在画,更传风雅似闻韶。

栽桃定有仙家住,种竹宁无隐者招。

秀气当为多士福,未应都放与渔樵。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