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惊平楚万山秋,稍喜行台此地优。
白石青松逢处是,危亭曲阁坐来幽。
一春种药供多病,方寸忘机减独愁。
能枉遥书霄汉上,相从同作豫章游。
忽惊平楚万山秋,稍喜行台此地优。
白石青松逢处是,危亭曲阁坐来幽。
一春种药供多病,方寸忘机减独愁。
能枉遥书霄汉上,相从同作豫章游。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酬李伯华寄书》描绘了诗人收到友人书信时的惊喜之情和对自然环境的欣赏。首句“忽惊平楚万山秋”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突显出诗人突然间被眼前壮丽的秋景所震撼。"稍喜行台此地优"表达了他对当前居所的满意,行台即临时官署,此处显得格外宜人。
接下来两句“白石青松逢处是,危亭曲阁坐来幽”,通过白石、青松和亭阁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诗人仿佛在与自然对话,心境变得悠然自得。"一春种药供多病,方寸忘机减独愁"则透露出诗人因身体多病而种植草药,借此寻求内心的平静,忘却世事烦忧。
最后两句“能枉遥书霄汉上,相从同作豫章游”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情的回应,希望远方的书信能带来慰藉,两人如同在想象中一同游览豫章(今江西南昌),共享这份精神上的交流和愉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自然景色和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今春忧亢阳,引领望云族。
首夏忽滂沲,意为苍生福。
自尔无虚日,高原亦沾足。
连年困饥馑,此际庶和熟。
如何涉秋序,沈阴仍惨黩。
长檐泻潺湲,昼夜浩相续。
喧豗流潦怒,突兀坏垣秃。
驾牛泥没鼻,跨马水平腹。
瓦攲松漫白,道废草浓绿。
污莱闵下田,漏湿怜破屋。
纵横委地麻,狼藉卧陇谷。
怯闻饥婴啼,愁听寡妇哭。
闲官虽无责,饱食愧有禄。
世纷久去心,物役奈经目。
郁陶聊秉笔,狂简已盈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