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李伯华寄书》
《酬李伯华寄书》全文
明 / 李舜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忽惊平楚万山秋,稍喜行台此地优。

白石青松逢处是,危亭曲阁坐来幽。

一春种药供多病,方寸忘机减独愁。

能枉遥书霄汉上,相从同作豫章游。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酬李伯华寄书》描绘了诗人收到友人书信时的惊喜之情和对自然环境的欣赏。首句“忽惊平楚万山秋”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突显出诗人突然间被眼前壮丽的秋景所震撼。"稍喜行台此地优"表达了他对当前居所的满意,行台即临时官署,此处显得格外宜人。

接下来两句“白石青松逢处是,危亭曲阁坐来幽”,通过白石、青松和亭阁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诗人仿佛在与自然对话,心境变得悠然自得。"一春种药供多病,方寸忘机减独愁"则透露出诗人因身体多病而种植草药,借此寻求内心的平静,忘却世事烦忧。

最后两句“能枉遥书霄汉上,相从同作豫章游”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情的回应,希望远方的书信能带来慰藉,两人如同在想象中一同游览豫章(今江西南昌),共享这份精神上的交流和愉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自然景色和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作者介绍
李舜臣

李舜臣
朝代:明   字:汝谐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你喜欢

曲肱诗·其十八

不识看经不坐禅,饥来吃饭困来眠。

玉皇若不开青眼,却是凡夫骨未仙。

(0)

九曲棹歌·其五四曲

万顷秋光无著处,满潭清水莹青铜。

金鸡叫落山头月,淡淡寒烟飒飒风。

(0)

閒居遣兴

鸥鹭江湖性,清闲胜作官。

家贫随分过,母健觉心宽。

酒熟旋篘饮,诗成逐板刊。

七星在长铗,断不为鱼弹。

(0)

寄梁周翰补阙徽之宋白二拾遗

飘零踪迹尚堪悲,唯向三贤最受知。

少俊有名输贾谊,宦游多难比张仪。

诗中老格何人爱,酒后佯狂识者嗤。

北省郎官应见诮,明时犹尚进身迟。

(0)

南园杂诗六首.苦雨

今春忧亢阳,引领望云族。

首夏忽滂沲,意为苍生福。

自尔无虚日,高原亦沾足。

连年困饥馑,此际庶和熟。

如何涉秋序,沈阴仍惨黩。

长檐泻潺湲,昼夜浩相续。

喧豗流潦怒,突兀坏垣秃。

驾牛泥没鼻,跨马水平腹。

瓦攲松漫白,道废草浓绿。

污莱闵下田,漏湿怜破屋。

纵横委地麻,狼藉卧陇谷。

怯闻饥婴啼,愁听寡妇哭。

闲官虽无责,饱食愧有禄。

世纷久去心,物役奈经目。

郁陶聊秉笔,狂简已盈幅。

(0)

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藏春在何许,郁郁万松林。

永日门阑静,东风花木深。

主公今素发,野服遂初心。

时与乡人醉,高歌散百金。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