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零踪迹尚堪悲,唯向三贤最受知。
少俊有名输贾谊,宦游多难比张仪。
诗中老格何人爱,酒后佯狂识者嗤。
北省郎官应见诮,明时犹尚进身迟。
飘零踪迹尚堪悲,唯向三贤最受知。
少俊有名输贾谊,宦游多难比张仪。
诗中老格何人爱,酒后佯狂识者嗤。
北省郎官应见诮,明时犹尚进身迟。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和赞赏。"飘零踪迹尚堪悲,唯向三贤最受知"两句中,"飘零踪迹"指的是朋友留下的痕迹或消息,这些都让诗人感到难过,但只有那些品德高尚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这种情感。这里的"三贤"通常是指三个品行高尚的人,诗人可能是在表达对他们的怀念和敬仰。
"少俊有名输贾谊,宦游多难比张仪"两句中,"少俊"可能是指年轻时就声名显赫的人物,而"输贾谊"则是说在才华横溢的方面不如古代的贾谊。"宦游"指的是仕途上的经历和困难,与历史上以智谋著称的张仪相比,诗人觉得自己的经历更加坎坷。
接下来的"诗中老格何人爱,酒后佯狂识者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诗歌形式的怀旧之情,但这种形式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喜爱。"酒后佯狂"是说在酒后的状态下,诗人可能会表现得有些过激或夸张,而有见识的人可能会嗤笑这样的行为。
最后两句"北省郎官应见诮,明时犹尚进身迟"则是在表达对某些官员的批评。"北省郎官"可能是指具体的官职或地区的官员,而"应见诮"则是说他们应该受到责备。"明时犹尚进身迟"意味着在明代,虽然有些人还能通过考试进入仕途,但这个过程缓慢且不易。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种自我表达和对友人的思念之作,同时也包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