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爱江天寺,停桡上碧峰。
波澜声浩浩,楼阁势重重。
日暖浮双树,风微送午钟。
遥看南北岸,春色澹春容。
独爱江天寺,停桡上碧峰。
波澜声浩浩,楼阁势重重。
日暖浮双树,风微送午钟。
遥看南北岸,春色澹春容。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江天寺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诗人玄烨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水的浩荡与寺庙的庄严。首句“独爱江天寺,停桡上碧峰”直接表达了对江天寺的喜爱之情,诗人乘船而来,登上了碧绿的山峰,可见其对这处景致的向往与亲近。
接着,“波澜声浩浩,楼阁势重重”两句,通过声音与视觉的双重描写,营造出一种宏大的景象。波浪翻滚的声音与层层叠叠的楼阁相互映衬,既展现了自然的磅礴气势,也体现了建筑的雄伟壮观。
“日暖浮双树,风微送午钟”则进一步描绘了时间与空间的和谐之美。温暖的阳光照耀在两棵树上,微风轻拂,带来了午间的钟声。这一场景不仅富有诗意,还蕴含着时间流转的哲思,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而深邃的美。
最后,“遥看南北岸,春色澹春容”以远眺的姿态收束全诗,将视线从局部扩展到整个山水之间。远处的春色淡雅而柔和,与前文的壮丽景象形成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整首诗通过对金山江天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登层楼,望极浦。无限暮山阻。
镇日愁人,最苦是秋雨。明明百炼钢金,又还分散。
巧缠绕、漫天丝缕。甚头绪。
正想塞雁书来,寻看又无据。
渺渺珠宫,屈戍锁将住。只今溅泪成河,惟凭柔橹。
轧轧向、斗牛摇去。
小苑新寒。多情绪、如何搅绕无端。
薄罗衫短,不合晚倚疏阑。
秋月春花干甚事,最怜老去马湘兰。可长叹。
昔年玉手,云鬓风鬟。
谁知萧萧院落,又古槐断柳,鹤梦阑珊。
琉璃砚匣,依旧研墨调丹。
写出风姿雨态,出尘处、居然登屈坛。
休回首、已芙蓉城掩,换了仙班。
断肠花种瑶阶畔,嫣然玉人红泪。
几日酸风,连宵嫩雨,化作阑干铅水。脂痕尽洗。
但幽质柔情,淡妆新试。
不是青衣,菊花休误唤娇婢。
春宵酣睡未足,记高烧画烛,秾艳无比。
一样佳名,风流自别,非复寻常罗绮。墙根徒倚。
问好女儿花,可能争媚。等是秋容,素娥来赏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