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荆席地共含怀,一度逢君老一回。
种树有方成拱抱,移山矢愿感风雷。
海棠桥畔人经醉,麦浪风前燕又来。
话别匆匆同惆怅,落花残照满荒堆。
班荆席地共含怀,一度逢君老一回。
种树有方成拱抱,移山矢愿感风雷。
海棠桥畔人经醉,麦浪风前燕又来。
话别匆匆同惆怅,落花残照满荒堆。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文峰山拜墓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哀伤与怀念之情。首句“班荆席地共含怀”,以朴素的场景铺垫,暗示了与逝者共处的哀思。接着,“一度逢君老一回”一句,既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也暗含了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种树有方成拱抱,移山矢愿感风雷”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种树成荫比喻对逝者的纪念与怀念,移山矢愿则展现了对逝者遗志的敬仰与传承,同时也寓含了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
“海棠桥畔人经醉,麦浪风前燕又来”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海棠桥边的人们或许在缅怀,而麦田中翻滚的麦浪与飞舞的燕子,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与上文的哀愁形成对比,也暗示了生命虽短暂,但总有新生的力量。
“话别匆匆同惆怅,落花残照满荒堆”收尾处,诗人与逝者话别的情景显得匆忙而充满惆怅,落花与残阳的意象,渲染出一种凄美而深沉的氛围,满地的荒堆则进一步强化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命、时间、自然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别来鸳梦,忽圆波吹聚。风雪深深闭帘户。
却为侬指点,衫角初边,新来病、咯血晕红双缕。
金炉销兽炭,生怕郎寒,强起加添水沉炷。
欢极倍含啼,一寸情天,那容得、者番儿女。
便相对、衔碑不能言,又几阵潇潇,打窗寒雨。
又雁横空,鸦喧晚,天外纤钩乍敛。
啼螀催入梦,渐金荷半烬,翠帏低掩。
吕枕荒寒,庄魂缥缈,萦绕骤凉衾簟。
楼台层幻处,似殷勤尚有,故人劳念。
更好语清芬,新声宛楚,动人愁惨。灵犀通一点。
幸重向、片刻倾肝胆。
休更问、荆驼故国,泪酒新亭,尘心遥逐秋云淡。
不尽思君感,恨远隔、长江天堑。记临别、神凄黯。
关河十载,谙尽倦邮荒店。吟情犹恁未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