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携幼弟,此别念衰亲。
山果纷相赠,溪茶采尚新。
封书因问叔,劝食尚依人。
倘复移家返,应知未厌贫。
重来携幼弟,此别念衰亲。
山果纷相赠,溪茶采尚新。
封书因问叔,劝食尚依人。
倘复移家返,应知未厌贫。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的《洪源谒祖墓四首(其四)》。诗中描绘了诗人重访祖墓时的情景与内心感受,充满了对家族亲情的深切怀念和对故乡风物的感慨。
首句“重来携幼弟”,点明诗人携带着年幼的弟弟再次回到祖墓所在地,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着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与传承。接着,“此别念衰亲”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已故亲人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家族衰落的忧虑。
“山果纷相赠,溪茶采尚新”两句,通过自然界的馈赠,展现了家乡的风土人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山果与溪茶,既是自然的恩赐,也是家乡记忆的一部分。
“封书因问叔,劝食尚依人”则体现了家族之间的温情与互助。诗人通过写信询问叔辈,表达出对长辈的尊敬与依赖,同时也反映了家族内部的关怀和支持。
最后,“倘复移家返,应知未厌贫”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归故乡生活的期待与担忧。他既渴望回到熟悉的土地,又担心贫穷的生活会带来新的困扰。这句诗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也触及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普遍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家族、故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活现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弦奏钧天素娥之宝瑟,醉倾紫霞碧海之琼杯。
宿居七采流苏之锦帐,坐我九成白玉之高台。
台高帐煖春云薄,金缕轻身掌中托。
结成比翼天上期,不羡连枝世间乐。
岁岁年年乐未涯,鸦黄粉白淡相宜。
卷衣羞比秦王女,抱衾肯赋宵征诗。
参差双凤裁筠管,谁信韶华有凋换。
魏园未泣龙阳鱼,汉宫忍听长门雁。
长门萧萧秋影稀,粉屏珠缀流萤飞。
苔生舞席尘蒙镜,空傍閒阶寻履綦。
宛宛青阳日将暮,惆怅君恩弃中路。
妾心如月君不知,斜倚云和双泪垂。
我昔来华原,适遭乱定初。
崎岖访家室,于邑返故庐。
维时方盛夏,日永暑未徂。
问津川无航,问道途无车。
山家得少休,快此兼旬馀。
南州一高士,先卜王翰居。
晨夕相过从,义高意勤劬。
云篷有贤孙,万卷藏家书。
时来候契阔,诗酒仍相娱。
长松结夏荫,众木枝扶疏。
笑语坐移日,交契金石如。
不意旅寓间,见此巢许徒。
由来十四秋,荏苒流居诸。
片云隔嗣音,久阙雁与鱼。
谅彼怀旧心,岂不长嗟吁。
两地各皓首,濩落真成迂。
高生尚黑头,已喜登天衢。
斯文固有幸,不免劳驰驱。
松茂柏须悦,彼智此则愚。
郡斋雨初晴,燕坐鳣堂虚。
有客忽相过,揽衣问谁欤。
衣冠出名门,济济文义俱。
话间得出处,使我心疾除。
明时需才贤,鄱阳古名区。
况乃贤父兄,家世耽文儒。
贱贫岂不乐,荣达多忧虞。
行藏在用舍,与世同卷舒。
勖哉二君子,必则宁与蘧。
归家尽孝友,为政当何殊。
吾观圣贤心,老大志不渝。
《寄馀干徐仲敏高克诚二良友兼赠彦明原祐丙午之夏余寓于越与二公相知及己未岁忽彦明原祐相过彦明则克诚之弟原祐则仲敏之子也》【明·龚敩】我昔来华原,适遭乱定初。崎岖访家室,于邑返故庐。维时方盛夏,日永暑未徂。问津川无航,问道途无车。山家得少休,快此兼旬馀。南州一高士,先卜王翰居。晨夕相过从,义高意勤劬。云篷有贤孙,万卷藏家书。时来候契阔,诗酒仍相娱。长松结夏荫,众木枝扶疏。笑语坐移日,交契金石如。不意旅寓间,见此巢许徒。由来十四秋,荏苒流居诸。片云隔嗣音,久阙雁与鱼。谅彼怀旧心,岂不长嗟吁。两地各皓首,濩落真成迂。高生尚黑头,已喜登天衢。斯文固有幸,不免劳驰驱。松茂柏须悦,彼智此则愚。郡斋雨初晴,燕坐鳣堂虚。有客忽相过,揽衣问谁欤。衣冠出名门,济济文义俱。话间得出处,使我心疾除。明时需才贤,鄱阳古名区。况乃贤父兄,家世耽文儒。贱贫岂不乐,荣达多忧虞。行藏在用舍,与世同卷舒。勖哉二君子,必则宁与蘧。归家尽孝友,为政当何殊。吾观圣贤心,老大志不渝。
https://shici.929r.com/shici/wtX3jhjC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