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新安朱元晦谈易有感》
《与新安朱元晦谈易有感》全文
宋 / 赵汝洙   形式: 七言律诗

南窗数度断韦编,茅塞余心未豁然。

洞极潜虚浑是梦,观梅卜瓦总非仙。

先天妙处无多画,太古真时只一圈。

今日从知斯不谬,庖羲更出亦何言。

(0)
注释
南窗:窗户朝南。
韦编:古代用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这里指读书。
茅塞:形容心里有障碍或不通达。
豁然:开朗,豁达。
洞极:深入探索。
潜虚:隐藏的虚无。
总非仙:绝对不是真正的神仙。
先天:指自然的、原始的。
妙处:奥妙之处。
多画:过多的描绘。
太古:远古时代。
真时:真实的时代。
一圈:象征着完整、统一。
斯:这,指代前面的道理。
谬:错误。
庖羲:伏羲,古代传说中的圣人。
更出:更加出色,这里指超越。
翻译
南窗下我多次翻阅书籍,心中的困惑仍未完全解开。
深入探究隐藏的虚无如同梦境,观赏梅花占卜瓦片都不是真实的神仙之事。
道的奥妙之处无需过多描绘,远古的真实仅存于一个圆环之中。
如今我明白了这个道理并非谬误,伏羲这样的大智慧者又会说什么呢?
鉴赏

这首宋诗《与新安朱元晦谈易有感》是赵汝洙所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朱元晦讨论《易经》后的感受。首句“南窗数度断韦编”描绘了诗人多次在南窗下研读古籍的情景,可能是指阅读儒家经典,如《易经》,“韦编”代指书籍。次句“茅塞余心未豁然”则表示尽管反复研读,但内心对《易》之深奥仍未能完全领悟。

第三句“洞极潜虚浑是梦”,诗人感叹深入探究宇宙的虚无似乎只是一场梦境,暗示易理玄妙难以捉摸。第四句“观梅卜瓦总非仙”借观梅占卜之事,进一步强调易学并非寻常仙道可比,而是超凡入圣的学问。

第五、六句“先天妙处无多画,太古真时只一圈”揭示了《易经》中关于天地生成和万物本源的哲学观点,认为其精妙之处难以用言语或图像完全表达,只有通过内在体验才能领悟其真实含义。

最后两句“今日从知斯不谬,庖羲更出亦何言”,诗人确认自己如今对易理有了更深的理解,认为自己的认识没有错,即使伏羲这样的古代大贤如果还在,恐怕也无法再提供新的见解,表达了对易学的敬仰和对自己理解的自信。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易学的深入思考和个人领悟,以及对学术真理的追求。

作者介绍

赵汝洙
朝代:宋

赵汝洙,号泗山,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汝暖弟。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进士。官国史编修。事见《历朝上虞诗集》卷三。
猜你喜欢

题孟得之园竹

西风万木正彫残,脩竹娟娟谩自看。

为爱清阴摇绮席,不教新笋上金盘。

色连淇澳秋霜净,声彻潇湘暮雨寒。

中有栖迟九苞凤,野云长护碧琅玕。

(0)

张少参子明见过

病客掩扉卧,时闻车马临。

几来燕市里,能识鲁生心。

独树秋先老,浮云昼欲阴。

况逢忧国际,谁为访山林。

(0)

枕上病怀赠陆道函兼谢枉驾

卧病劳相问,茫然意答迟。

科头何气色,拊背独心知。

地湿霜凝草,庭喧雀满枝。

君看燕赵俗,豪士岂长悲。

(0)

哀哉行·其三

燕京少妇殊可怜,自嫁北里无婵娟。

临镜装成数顾影,日换罗绮何新鲜。

正尔相欢鼓琴瑟,愿如并蒂池中莲。

中秋月好宁长圆,烽烟散落高梁川。

铦锋逼人动寒色,不忍阿夫死眼前。

一去龙沙断归路,吁嗟此身犹独全。

哀哉行,天胡然。

(0)

光福山

十载重来古寺中,布衣犹似昔年逢。

山僧却记吾名姓,不击阇黎饭后钟。

(0)

清梦轩诗再次孺允韵

汗漫恣容与,寥廓任徜徉。

小搆非广厦,幽栖获便房。

图书委鱼蠹,庭砌杂兰芳。

境寂群动息,神怡独寐长。

栩栩意象适,遽遽物化忘。

于此观世俗,迫隘非吾乡。

玉玺谬通汉,金瓯会圮梁。

窃带固云扰,衔发亦以忙。

瞡瞡容自嵬,喋喋冠何当!

恍如乘叆叇,泠然御清凉。

钧天聆广乐,玄都闻妙香。

缪昔骋骏往,简后书史藏。

终惭在三季,未可儗九皇。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