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哀哉行·其三》
《哀哉行·其三》全文
明 / 谢榛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燕京少妇殊可怜,自嫁北里无婵娟。

临镜装成数顾影,日换罗绮何新鲜。

正尔相欢鼓琴瑟,愿如并蒂池中莲。

中秋月好宁长圆,烽烟散落高梁川。

铦锋逼人动寒色,不忍阿夫死眼前。

一去龙沙断归路,吁嗟此身犹独全。

哀哉行,天胡然。

(0)
鉴赏

这首《哀哉行》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描绘了一位燕京少妇在丈夫远征战场后的悲惨境遇。诗中的少妇在家中精心打扮,与丈夫琴瑟和谐,憧憬着并蒂莲般的爱情美满。然而,战争的烽烟打破了这份宁静,丈夫被迫远赴战场,留下她一人在家,面对未知的命运。

“燕京少妇殊可怜”,开篇即点出少妇的可怜处境。她独自生活在北里的繁华中,却无真正的伴侣相伴,只能在镜子前顾影自怜,享受短暂的新鲜感。这种孤独与渴望被爱的心情,通过“数顾影”和“何新鲜”的对比,生动地展现出来。

“正尔相欢鼓琴瑟,愿如并蒂池中莲”,表达了少妇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希望与丈夫如同并生的莲花,共同绽放于生活的池塘之中。然而,这种美好的愿望很快就被现实打破,“中秋月好宁长圆,烽烟散落高梁川”,中秋佳节的团圆之景,却被战争的烽火所破坏,丈夫不得不远离家乡,前往遥远的战场。

“铦锋逼人动寒色,不忍阿夫死眼前”,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即使是在最亲近的人面前,也无法避免死亡的威胁。少妇心中充满了对丈夫的不舍与担忧,她不忍看到丈夫在自己眼前倒下。

最后,“一去龙沙断归路,吁嗟此身犹独全”,描述了丈夫远征后,家中的生活变得艰难,而她却独自承受着这一切。尽管如此,她依然坚强地活下去,体现了女性在逆境中的坚韧与勇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战争影响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脆弱,以及在困境中寻找希望的力量。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朝代:明   字:茂秦   号:四溟山人   籍贯:脱屣山   生辰:1495~1575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猜你喜欢

二月一日郡郊赏花得郊字

春仲方迎朔,花农已满郊。

晓园香散路,晴树锦垂梢。

耽胜为高会,通欢有淡交。

芳时去尤速,吟赏莫轻抛。

(0)

和孔毅甫州名五首·其三

谪宦寓湖南,憔悴变容质。

老怀极孤穷,益友最亲密。

高轩喜陪从,雅会烦揖屈。

馨香袭芝兰,文采辉陋荜。

谈辩虽纵横,仪范甚专一。

每闻阳春曲,钦诵不敢佚。

遂将蜀溪纸,连写渐成帙。

惭非高尚者,思古感事物。

当时郢楚士,英秀尽簪绂。

池台今何在,冠剑久沦失。

我忧复辽远,试听暮鸣瑟。

何时还敝庐,一奠九泉骨。

此心实虔望,昭昭有如日。

未尝果山柑,且馔湘江栗。

(0)

题福唐津亭

溪山龙虎蟠,溪水鼓角喧。

中宵乡梦破,六月夜衾寒。

风雨生残树,蛟螭喜怒澜。

殷勤祝舟子,移棹过前滩。

(0)

代人进太皇挽词·其五

导骑鸣鞭去,魂车恋阙迟。

梓宫何处宿,幄殿夕阳时。

天上有名姓,人閒无路歧。

三泉深百尺,神御复何之。

(0)

送李守

莫说真州南畔路,楚望亭南路已遥。

只可寄声来见问,更难折简去相招。

船头何处逢秋水,山下谁家把酒瓢。

且趁潮行急摇橹,到江州后更无潮。

(0)

早朝仙·其一

紫瑶阙上烟霞晓,赤玉阶前剑佩齐。

十二金童传诏罢,云冠星弁一时低。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