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番邂逅,信十分閒雅。不是矜持见时乍。
看银泥裙褶、金屑檀槽,贪顾曲,不觉酒阑镫灺。
也应怜宋玉,月夕霞朝,为尔腰围瘦堪把。
秀色远山横、好倩丹青,写鬓影、春风图画。
算标格、真应伴才人,坐翠竹丛边、玉梅花下。
几番邂逅,信十分閒雅。不是矜持见时乍。
看银泥裙褶、金屑檀槽,贪顾曲,不觉酒阑镫灺。
也应怜宋玉,月夕霞朝,为尔腰围瘦堪把。
秀色远山横、好倩丹青,写鬓影、春风图画。
算标格、真应伴才人,坐翠竹丛边、玉梅花下。
这首《洞仙歌》由清代词人杨芳灿所作,展现了词人对雅致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雅士相遇的场景,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开篇“几番邂逅,信十分閒雅”,点明了与雅士相逢的次数虽多,但每一次都显得格外闲适优雅。接着,“不是矜持见时乍”一句,通过否定句式强调了对方并非刻意矜持,而是自然流露出的风度。随后,“看银泥裙褶、金屑檀槽,贪顾曲,不觉酒阑镫灺”描绘了雅士在音乐与美酒中的陶醉,时间仿佛静止,直到灯火渐暗,酒尽欢散。
“也应怜宋玉,月夕霞朝,为尔腰围瘦堪把”这一句,借用了宋玉的故事,表达了对雅士身形之美和生活情趣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与之相处的时光如同佳人般令人难忘。接下来,“秀色远山横、好倩丹青,写鬓影、春风图画”则进一步渲染了与雅士共度的美好时光,将之比作画中之景,充满了诗意与美感。
最后,“算标格、真应伴才人,坐翠竹丛边、玉梅花下”总结了整段描述,表达了词人认为与雅士相伴,无论是坐在翠竹环绕之处,还是玉梅盛开之下,都是极富韵味与情调的。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雅致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与雅士相遇时的那份独特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