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秋色淡,置酒傍花阴。
隔竹寒蝉静,高楼宿雾深。
图书清玉案,山水和瑶琴。
踏月听歌去,悠悠子夜心。
园林秋色淡,置酒傍花阴。
隔竹寒蝉静,高楼宿雾深。
图书清玉案,山水和瑶琴。
踏月听歌去,悠悠子夜心。
这首明代佘翔的《康元龙招饮草堂分得心字》描绘了一幅秋日园林的宁静画面。首句“园林秋色淡”点出季节特征,秋意渐浓,色彩清淡,透出一种闲适的氛围。诗人与友人于花阴下设酒,营造出温馨而雅致的聚会场景。
“隔竹寒蝉静”进一步渲染环境,竹林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只有寒蝉的鸣声透过竹叶显得格外清晰,增添了宁静的意境。而“高楼宿雾深”则描绘了远处楼阁在晨雾中的朦胧,暗示时间已晚,夜色渐深。
“图书清玉案,山水和瑶琴”两句通过图书、玉案和山水、瑶琴的意象,展现出主人的高雅情趣,读书声与琴音交织,更显心境的清幽。最后,“踏月听歌去,悠悠子夜心”以月夜踏歌的活动收尾,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度良宵,心情悠然自得,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园林秋夜的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的心境与生活情趣。
懒把无生话更参,月移梅影到枝南。
身心识破梦中蝶,头角老来春后蚕。
笑斸野泉畦露菊,巧寻煖地圃霜柑。
蒲团睡足书遮眼,贝叶丛间会孔聃。
千古钓台下,老尽去来人。
倚空绝壁,朝暮秀色只如春。
高挂瀑泉千尺,洗到云根山骨,无处著风尘。
秋尽玉壶冷,别是一乾坤。问当日,中兴将,汉功臣。
云台何在,寂寞谁复记丹青。
争似先生标致,长共清风明月,不减旧精神。
无限兴亡意,舒卷在丝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