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余识頔云岑已三十年晚居觉际又八载矣近因山行疑接谈麈偈语奉赠》
《余识頔云岑已三十年晚居觉际又八载矣近因山行疑接谈麈偈语奉赠》全文
宋 / 郑清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懒把无生话更参,月移梅影到枝南。

身心识破梦中蝶,头角老来春后蚕。

笑斸野泉畦露菊,巧寻煖地圃霜柑。

蒲团睡足书遮眼,贝叶丛间会孔聃。

(0)
注释
懒:懒于。
无生话:虚无的人生哲理。
月移:月光移动。
梅影:梅树影子。
身心:身心都。
识破:看透。
梦中蝶:梦境中的蝴蝶。
头角:年华。
春后蚕:春天后的蚕。
笑斸:笑着挖掘。
野泉:野外的泉水。
畦露菊:种着菊花的菜畦。
圃霜柑:霜中的柑橘。
蒲团:坐垫。
书遮眼:书籍遮挡视线。
贝叶丛:竹简书丛。
孔聃:孔子和老子。
翻译
懒得再去探究虚无的人生哲理,月光移动,梅树影子投向枝头南边。
身心都看透了梦境中的蝴蝶,年华老去,如同春天后的蚕开始吐丝结茧。
笑着在野外挖掘泉水,种上菊花,巧妙地寻找温暖之地,培育霜中的柑橘。
坐在蒲团上睡醒,书籍遮挡了我的视线,我在竹简书丛中与孔子老子相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作品,题为《余识頔云岑已三十年晚居觉际又八载矣近因山行疑接谈麈偈语奉赠》。诗中表达了诗人晚年的生活态度和心境。首句“懒把无生话更参”流露出诗人对世间纷扰的淡然,不愿过多探究生死哲理。接着,“月移梅影到枝南”描绘出静谧的夜晚,月光洒在梅树上,暗示诗人内心的宁静。

“身心识破梦中蝶”表达诗人看透了人生的虚幻,如同梦境中的蝴蝶,意识到一切都是梦幻泡影。“头角老来春后蚕”以蚕比喻自己,即使年事已高,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求知的热情,如同春天后的蚕开始吐丝结茧。

“笑斸野泉畦露菊,巧寻煖地圃霜柑”写诗人亲自劳作,种植菊花和柑橘,体现了他的田园乐趣和对自然的亲近。“蒲团睡足书遮眼”则描绘出诗人阅读后的闲适,书本仿佛成了遮挡视线的屏障,让他得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最后,“贝叶丛间会孔聃”暗指诗人与先贤孔子(孔聃是孔子的别称)在精神层面上的交流,表达了对儒家智慧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晚年的生活情趣和超脱的人生观,充满了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禅意。

作者介绍
郑清之

郑清之
朝代:宋   字:德源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176—1251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猜你喜欢

冬日晓思寄杨二十七鍊师

雨霜地如雪,松桂青参差。

鹤警晨光上,步出南轩时。

所遇各有适,我怀亦自怡。

愿言缄素封,昨夜梦琼枝。

(0)

行次田家澳梁作

田家俯长道,邀我避炎氛。

当暑日方昼,高天无片云。

桑间禾黍气,柳下牛羊群。

野雀栖空屋,晨昏不复闻。

前登澳梁坂,极望温泉分。

逆旅方三舍,西山犹未曛。

(0)

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其二

不知何路却飞翻,虚受贤侯郑重恩。

五夜清歌敲玉树,三年洪饮倒金尊。

招携永感双鱼在,报荅空知一剑存。

狼籍梨花满城月,当时长醉信陵门。

(0)

曾宿三巴路,今来不愿听。

云根啼片白,峰顶掷尖青。

护果憎禽啄,栖霜觑叶零。

唯应卧岚客,怜尔傍岩扃。

(0)

代班姬

宠极多妒容,乘车上金阶。

歘然赵飞燕,不语到日西。

手把菖蒲花,君王唤不来。

常嫌鬓蝉重,乞人白玉钗。

君心无定波,咫尺流不回。

后宫门不掩,每夜黄鸟啼。

买得千金赋,花颜已如灰。

(0)

欹松漪

湛湛碧涟漪,老松欹侧卧。

悠扬绿萝影,下拂波纹破。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