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长驱虏不支,金牌谁遣哭班师。
英雄未饮匈奴血,天地空摧马革尸。
二帝梦魂沉朔漠,两河父老望旌旗。
西风折尽沙城柳,犹似将军督战时。
百万长驱虏不支,金牌谁遣哭班师。
英雄未饮匈奴血,天地空摧马革尸。
二帝梦魂沉朔漠,两河父老望旌旗。
西风折尽沙城柳,犹似将军督战时。
这首诗《朱仙镇岳王庙》由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通过其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岳飞抗金的壮烈历史与英雄未竟的遗憾。
首联“百万长驱虏不支,金牌谁遣哭班师。”开篇即以岳飞率领大军直捣黄龙府,势如破竹,敌军无力抵抗的场景起笔,紧接着提出疑问:是谁下达了金牌令,迫使岳飞班师回朝,导致这场抗金战争的失败?这一问句,既表达了对岳飞壮志未酬的惋惜,也揭示了历史转折点的无奈。
颔联“英雄未饮匈奴血,天地空摧马革尸。”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岳飞虽英勇善战,却未能亲手斩杀敌人,最终身死沙场,化为马革裹尸,表达了对英雄未能实现其伟大抱负的深切哀悼。
颈联“二帝梦魂沉朔漠,两河父老望旌旗。”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时空,岳飞的牺牲不仅影响了南宋的战局,也牵动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地区百姓的心。他们怀念着岳飞的英名,期盼着宋军的归来,表达了人民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和平的渴望。
尾联“西风折尽沙城柳,犹似将军督战时。”以自然景象收束全诗,西风吹拂,沙城的柳树被折断,仿佛是在追忆岳飞督战时的场景。这一景象既渲染了悲凉的氛围,又寄托了对岳飞英姿的怀念,以及对英雄精神的永恒传承。
整首诗通过对岳飞抗金事迹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崇敬,对历史悲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民族精神的呼唤。
泛海得骊珠,辉光比明月。
剖身藏之归,持以献丹阙。
终受鱼目谗,谪为金陵客。
生还见妻孥,自怜无定迹。
旋与亲爱辞,复作千里别。
兰棹入寒烟,梅梢落晴雪。
翩翩孤飞鸾,宁肯栖枳棘。
冥冥海天长,遥望云中翼。
飘飘校书郎,栖迹芦花坞。
孤云卧高林,双凫下清浦。
玉树带蒹葭,秋光映眉宇。
胸怀冰雪明,容仪鸾凤舞。
昔陪青藜翁,洒翰辟玉府。
佩剑出龙泉,烟尘暗中土。
翩然赋归来,垂纶傍芦渚。
雪花香满襟,风絮光翻羽。
邀彼鹤上仙,泛我尊中醑。
高歌落海蟾,长啸惊石虎。
愿接卢敖游,仍呼太白侣。
飞驾凌清虚,乘风过玄圃。
江南三月莺花娇,东风系缆垂虹桥。
美人意气埋尘雾,门前枯柳风萧萧。
有客扁舟泪成血,三千珠履音尘绝。
晓气平连震泽云,春风吹落吴江月。
平陵一曲声杳然,灵旗惨淡归荒烟。
茫茫沧海填精卫,寂寂空山哭杜鹃。
梦中细语曾闻得,苍黄不辨公颜色。
江上非无吊屈人,座中犹是悲田客。
感激当年授命时,哭公清夜畏人知。
空闻蔡琰犹堪赎,便作侯芭不敢辞。
相将洒泪衔黄土,筑公虚冢青松路。
年年同祭伍胥祠,人人不上要离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