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叠嵯峨倚着天,悔随寒瀑下岩烟。
深秋猿鸟来心上,夜静松杉到眼前。
书架想遭苔藓裹,石窗应被薜萝缠。
一枝筇竹游江北,不见炉峰二十年。
九叠嵯峨倚着天,悔随寒瀑下岩烟。
深秋猿鸟来心上,夜静松杉到眼前。
书架想遭苔藓裹,石窗应被薜萝缠。
一枝筇竹游江北,不见炉峰二十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居简出的隐逸生活。"九叠嵯峨倚着天",通过对山势的描述,展现了一个远离尘世、接近天际的境界,而"悔随寒瀑下岩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某些选择或行动的后悔,这种情感随着寒冷的瀑布声和从岩石间升腾的迷雾一同消散。
"深秋猿鸟来心上",在深秋这个季节,猿鸟的鸣叫似乎触动了诗人的内心,引发了一种对远古自然之美的感悟。"夜静松杉到眼前"则是夜晚的宁静中,松树和杉树的影子清晰可见,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书架想遭苔藓裹,石窗应被薜萝缠"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书架上可能长满了苔藓,石窗也许被藤蔓所缠绕,这些都是岁月静好而又无声无息的见证。
"一枝筇竹游江北,不见炉峰二十年"则是诗人通过亲近自然(筇竹)的行为来表达自己对于某个地方或景象长时间的怀念。"不见炉峰二十年",这里的“炉峰”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标,而“二十年”的时间跨度,则强调了这份怀念之深和时间之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过去的反思和对某些事物的深切怀念。
才看周六甲,素发已飘萧。
况馀几寒暑,不复恋乐郊。
空祝南山寿,南山自岧峣。
草木虽零落,春阳发枯条。
人没不再生,日暮还复朝。
日暮还复朝,逝者其如何。
魂气将安之,岂复还其家。
哀哀执绋人,薤露徒兴歌。
惟有清宵月,流辉照岩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