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寒食悼女》
《踏莎行.寒食悼女》全文
明 / 沈宜修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梅萼惊风,梨花谢雨,疏香点点犹如故。

莺啼燕语一番新,无言桃李朝还暮。

春色三分,二分已过,算来总是愁难数。

回肠催尽泪空流,芳魂渺渺知何处。

(0)
鉴赏

这首《踏莎行·寒食悼女》是明代诗人沈宜修所作,情感深沉,哀婉动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绘,寄托了对亡女的深切怀念。

“梅萼惊风,梨花谢雨”,以梅花和梨花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悲痛。梅花与梨花的“疏香点点”虽如往昔,却也映照出时光流逝的痕迹,引发人们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感慨。

“莺啼燕语一番新,无言桃李朝还暮。”春天的生机勃勃与桃李的更迭,对比出诗人内心的寂寥与无奈。莺歌燕舞的新鲜与桃李的朝生暮死,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诗人对生命易逝的深深忧虑。

“春色三分,二分已过,算来总是愁难数。”春色的三分之一已经过去,而剩下的时间似乎难以计量,愁绪如同无法计算的数目,弥漫在诗人的心头。这句诗巧妙地将时间的概念与愁绪相连,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

“回肠催尽泪空流,芳魂渺渺知何处。”诗人的情感达到高潮,回肠荡气,泪水如泉涌,却不知如何排解。芳魂(指亡女的灵魂)渺渺,不知飘向何方,表达了诗人对亡女的深切思念与无法言说的痛苦。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时间、生命、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亡女的哀悼之情,以及面对生死离别的无奈与哀愁。沈宜修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观之中,使得作品既有哀婉的抒情色彩,又蕴含着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沈宜修

沈宜修
朝代:明   字:宛君   籍贯:苏州府吴江   生辰:1590—1635

(1590—1635)苏州府吴江人,字宛君。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猜你喜欢

书山阳分司壁

汉江之水流潺潺,汉江之月照人寒。

洵畅北来更奇绝,十日青山不尽看。

(0)

确山道中

马跃长途正晓晴,数峰遥遣翠岚迎。

双双蝶翅春相媚,一一虫声暖自鸣。

花傍孤村红锦簇,麦浮新陇绿波平。

山凹或有仙翁住,缥缈常闻日暮笙。

(0)

除夕用杜少陵韵荅包甥忠·其二

龟蒙茶灶其,太白酒船图。

雨气能消暑,秋容已满湖。

稻香农望足,僧定梵音无。

一味来诗意,招要实有孤。

(0)

闺怨

小窗睡起觉衣松,怪底幽情似酒浓。

立尽斜阳人不见,目随征雁到回峰。

(0)

笑云

山中人笑云来去,几度欲留留不住。

一片西兮一片东,为谁挂在青松树。

有时卷,不论高低并近远。

有时舒,南北西东满太虚。

本自无心休问迹,悠扬散漫随风力。

白衣苍狗任纵横,返寂还空何处觅。

却恐山中云笑人,区区未免走红尘。

但能放下便安乐,所以长将云喻身。

(0)

送的藏主归里

日本师僧皆可喜,不惮鲸波千万里。

捐躯为法到南方,如此出家今有几。

苦参的是禅家流,密證潜符更奇伟。

从来佛祖是生冤,肯认山河为自已。

五千馀卷纸上语,却笑痴蝇钻未已。

自家宝藏无一物,尽大地人提不起。

年穷腊尽归去来,东风入律梅花开。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